你家的胆囊引流管护理做到位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你家的胆囊引流管护理做到位了吗?
引用
百度
等
6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6486646327419646820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4364951193727210685
3.
http://120.24.161.253:5617/index.php/%E8%83%86%E5%9B%8A%E7%BB%93%E7%9F%B3-%E8%BE%85%E5%8A%A9%E6%B2%BB%E7%96%97-%E5%BC%95%E6%B5%81%E7%AE%A1%E6%8A%A4%E7%90%86
4.
https://www.qhuah.com/html/1273095430.html
5.
https://ihealth.vghtc.gov.tw/media/402
6.
https://m.dayi.org.cn/qa/330898.html
胆囊引流管是胆囊手术后重要的引流装置,主要用于排出胆汁、维持胆道通畅。正确的护理不仅能预防感染,还能促进伤口愈合,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然而,很多患者及家属对胆囊引流管的护理知识了解不足,导致护理不当,影响康复效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胆囊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帮助您更好地掌握护理技巧。
01
日常护理要点
固定与保护:引流管需要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在活动或休息时,要注意避免牵拉。下床活动时,应将引流管固定在腰部;卧床时,引流管和引流袋应顺着身体平放,不可垂吊。
保持清洁:引流管插入部位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周围皮肤,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如果纱布弄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洗澡时只能淋浴,不能浸泡在水中。
活动与休息:术后需要卧床休息6小时,之后可以适当活动。睡眠时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对右侧引流管的压迫。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引流管脱出。
02
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应循序渐进。回到病房后即可开始喝水,半小时后如果没有恶心、呕吐症状,可以开始进食。初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需要注意的是,术后24小时内需要禁食,之后根据医生指导逐步恢复饮食。
03
观察要点
- 引流液观察:正常引流液颜色为黄褐色、金黄色或黄绿色。术后初期可能带有血色,但会逐渐变淡。需要记录每天的引流量,一般在术后2-3天逐渐减少。如果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 颜色异常:如草绿色(提示胆红素被细菌作用)、白色(胆色素和胆盐被吸收)、脓性(严重感染)、红色(出血)
- 量的变化:突然增多或减少
- 性状改变:出现絮状物、浑浊等
- 伤口观察:注意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以及有无胆汁渗漏。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
04
异常情况处理
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 引流管脱落或移位
- 引流量突然增多或减少
- 引流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提示可能出血
- 出现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
- 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等感染迹象
05
定期复查
即使在家护理期间,也需要遵照医生安排定期复查。通过B超或CT等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胆道情况,预防并发症。
胆囊引流管的护理虽然繁琐,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有效预防感染,促进康复。希望每位患者及家属都能重视护理工作,积极配合医生,早日恢复健康。
热门推荐
无人机技术优势及发展详解
《文明7》发售遇挫,1.0.1版本补丁紧急上线修复众多问题!
冬日奇观:揭秘雾凇的形成及观赏地
Polygon《刺客信条:影》前瞻:游戏很不错,但它能否力挽狂澜?
报告称2027年四分之三的笔记本是AI PC 将引领技术发展
金砂镇:红色文旅新地标崛起
非遗民俗大舞台:潘家园春节文化庙会精彩纷呈
刺客信条:影——双主角的战国冒险与深度战斗体验解析
永定金砂镇:红色小镇成新晋网红打卡地
金门金沙镇必打卡景点大揭秘!
穆婷婷凭白梅瑛爆红,《天天有喜》魅力何在?
如何制作团队的九宫格图片:从工具选择到最终输出的完整指南
西藏旅游注意事项,老人去西藏旅游注意事项
浙江绍兴柯桥古镇——梦里水乡 古韵新景
油价波动下的技术创新:原油蒸馏工艺智能化升级
2200兆帕超级钢助力096核潜艇大显神威
项目管理的系统观是什么
白居易和苏轼打卡过的江郎山,你去了吗?
江郎山:世界级地质奇观的生态保护秘籍
单小黑教你轻松应对政审:心理准备与实战攻略
葛天氏之民: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
《天天有喜》:一部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古装神话剧
三才五格测名:你的名字值多少分?
北京大学健康管理中心:多靶点早筛明显提升肠癌早防早治
送别黄旭华:揭秘核潜艇背后的科研故事
吃什么让肠道更健康
《封神2》特效炸裂!中式美学震撼全球
黄旭华:科技创新的力量
041型核潜艇:中国海军水下作战的新利器
三门核电:技术创新引领核电行业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