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效时间管理:助你达成人生目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效时间管理:助你达成人生目标

引用
少数派
11
来源
1.
https://sspai.com/post/91135
2.
https://sspai.com/post/90294
3.
https://sspai.com/post/93919
4.
https://36kr.com/p/2915651112917636
5.
https://www.shopify.com/zh/blog/time-management-apps
6.
https://www.e-print.com.hk/blog/7%E7%A8%AE%E6%99%82%E9%96%93%E7%AE%A1%E7%90%86%E6%8A%80%E5%B7%A7?srsltid=AfmBOopWmmsoyrMpqDj6EFsQ29SIhLXqILBipxHk6UmqpOdXcaxatTz3
7.
https://www.feishu.cn/content/best-time-management-tools-2024
8.
https://www.feishu.cn/content/8-best-time-management-tools-recommended
9.
https://yanguo.com.tw/training-news/time-management-tips
10.
https://asana.com/zh-tw/resources/time-management-tips
11.
http://lidewei.sanyun.wang/lidewei/contents/91/88.html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时间管理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面对繁杂的工作和生活事务,很多人会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有效管理时间。本文将为你介绍几种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和工具,帮助你更好地掌控时间,实现人生目标。

01

时间管理的常见挑战

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时间管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很多人会遇到以下挑战:

  • 分心和缺乏集中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干扰,导致我们容易分心并丧失集中力。
  • 缺乏优先级意识:如果没有正确地设置优先级,我们可能会陷入繁忙而不是有效的陷阱中,花费大量时间处理次要任务,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任务。
  • 过多的任务和计划不合理:有时候,我们倾向于过多地接受任务和制定计划,导致时间管理上的困难,这种过度计划可能导致压力和焦虑,最终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 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我们的计划可能会受到一些意外情况的影响,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 缺乏自律和坚持:时间管理需要自律和坚持的品质,如果我们缺乏这些品质,很容易被拖延、懒散和无效率所困扰。
02

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

时间分块法

时间分块法已存在多年,虽然无从考证是谁最先提出的,但公开表示使用该方法的名人有特斯拉的 CEO 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以及《深度工作》一书的作者卡尔·纽波特等等。

简单来说,时间分块(Time Blocking)是一种简单却高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它将你的一天划分为若干时间区块,每个时间区块专门用于一项或一组特定的任务或活动。这种方法让你可以专注于每一时段的单一任务,减轻压力的同时还能提高生产力。

使用时间分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列出待办清单并明确优先事项:首先,需要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所有事项列成清单,并大致估算每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要本着「要事第一」的原则,明确你的优先事项和目标,将优先事项与其他普通任务区分开来——可以使用艾森豪威尔矩阵来帮助你筛选出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项,花些时间深思那些对你而言最为重要的事物,例如:个人成长、照顾家庭等等。找出对你而言最重要的 1~3 项关键任务,并围绕着这些优先事项优先进行时间分配,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来。

  2. 为每项任务分配特定的时间段:将一天划分为若干时间段——可以以 30 分钟为单位,也可以是以 1 小时为单位进行划分,并为每个时间段分配特定的任务或一组任务。试着找出你一天中最具生产力的时间段,优先将关键任务安排在效率最高的时段。例如,我在早晨记忆力相对好一些,我就将每天新背 100 个单词放在一天之始,优先处理它。若你是夜猫子型,深夜效率高,你当然可以将琐事安排在早上,将写作等重要的任务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时间分块以小时为单位,并不会像柳比歇夫那样为每一天的每一分钟都安排并记录,太麻烦了,也没啥必要!如果一件事情太麻烦,多半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另外,在给时间区块安排任务时也要保持灵活,像诸如工作会议、约会等有固定时间安排的之外,你不必将每个区块都填满,以应对意外事件或变动。

  3. 专注于每个区块分配的任务:在上一步中,我们已经为时间区块安排了特定任务。此时,你要做的就是在某个时间段保持对当前任务的专注。减少干扰,不要进行多任务处理,单任务处理才是更有效的工作方式。在专注于单一任务时,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来保持专注,或者使用 Endle 等白噪音让自己专注。虽然在时间分块时没有明确标记出休息时间,但我会采用番茄工作法或每 50 分钟专注刻意休息 10 分钟,聊聊天、散散步、喝喝咖啡等,来让大脑恢复能量。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专注工作而不休息,也是效率低下的。

  4. 根据需要定期修订你的计划:有效的时间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评估和调整过程,每日结束时,我们可以抽出几分钟对当日规划进行评估,确保你会意识到哪些方法行之有效?哪些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超出你的预期?是否做了不必要的任务或活动?有没有任务可以取消或委派给他人?通过不断的回顾和反思,你将更熟悉你的精力旺盛的时间段,也更了解每项任务的耗时,便可以更好地、更灵活地调整你的日程安排,你将能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和精力。

GTD方法论

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由美国效率管理专家戴维·艾伦提出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其核心包括五个步骤:收集、理清、组织、回顾和行动。

  • 收集:确保记下所有待办事项,其目的是释放你的大脑,使之能更高效地工作。许多人构建的收集系统失败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及时的记录灵感和任务的重要性,这可能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些未记录的事务会持续占用大脑资源,影响其处理其他事务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突然想到某事但未记下,随后就忘记了的情况。然而,这些所谓的“忘记”实际上还在无形中占据着我们的大脑资源。想象一下,如果把人脑比作电脑的话,那些你认为已忘记的事项其实并未真正消失,它们仍在后台运行,占用资源。过多的后台任务最终可能导致系统崩溃蓝屏。朴拉马·库马里斯曾指出:悬而未决的事务存在两个地方,即任务所处的实际位置和你的大脑。大脑中的未竟之事会折磨你的心志,从而分散你的注意力。这种持续的分心和压力还会导致你对收集系统失去信任。如果这个系统不能可靠地帮助你追踪任务,你可能就会放弃使用它。如同与他人的合作,若某人频繁失误误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自然不再愿意继续与他合作。因此,培养良好的收集习惯,配合合适的工具,是确保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

  • 理清与组织:GTD方法中,“理清”是判断与归类事务的关键步骤,它依据一套清晰的逻辑流程,帮助我们高效处理各类事务。初期可能需要借助流程图辅助理解,但随着实践深入,大脑将自然形成快速反应机制。那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个流程图是怎么样的。流程图中的第一个元素是“材料”,它包括所有引起我们注意但尚未明确如何具体处理的事项。它们是未经整理的信息,等待被分类和具体操作。它覆盖的范围广泛,从日常物品、办公用品到突发的想法及任务。为了处理这些“材料”,我们需要自问两个问题:这是什么?我需要对它采取行动吗?首先,判断其性质——是单纯信息还是待办事项;其次,决定是否需要立即处理。对于不再需要关注或行动的信息,将其标记为「垃圾」。对于暂时不用但可能在未来有用的信息,存入「将来可能」清单。对于参考资料,单独归档以备不时之需。针对需要行动的“材料”,继续追问“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根据答案,如果是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或者是属于某个项目的存入「项目」清单此时,引入“两分钟原则”:如果能在两分钟内完成,立即执行;否则,考虑是否可以委派他人——即你自己不是完成任务的最佳人选,如果可以,移至「等待」清单;否则,根据具体情况,将其放入「日程表」或「下一步行动」清单。“两分钟原则”是GTD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书中对它的定义是对于任何任务,保留、跟踪、最后完成它所花费的时间,要比立刻完成它花费的时间更长——换句话说,这是一条提高效率的捷径。如果一件事情根本不值得你去完成,那么就把它丢入垃圾桶;但只要这件事情是你早晚要做的,那就需要考虑到“效率”这个因素。在GTD实践中,“理清”与“组织”往往相辅相成,尽管对初学者而言可能存在学习顺序,但最终目标是实现两者无缝对接。通过“理清”这一流程,我们可以在“组织”步骤中清晰划分出七大核心清单- 项目清单- 项目的辅助资料- 记录的「日程表」中的行动和信息(以下叫做日程表)- 「下一步行动」清单(以下叫做行动清单)- 「等待」清单- 参考资料- 「将来/也许」清单(以下叫做将来可能)“理清”和“组织”的意义在于让某个事项所处的位置与其意义相匹配。这样的系统可以让大脑摆脱那些低层次的思维,把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中,并且不会留下任何未经处理的事务来分散你的精力。“理清”和“组织”的过程就像收到一堆快递,起初不知是什么。拆开后依物品属性分类存放。比如,近期要用的参考书放书桌旁,这是「参考资料」;暂不用但未来可能装饰房间的精致饰品摆件放储物箱标「将来可能」;朋友寄的特产美食想分享给同事,因没时间送请顺路同事捎带,这类似委托他人的「等待」清单。于是,原本混乱的快递经整理各归其位,需要时能迅速找到使用。这正如 GTD 体系中对各类事务的理清和组织,让生活和工作高效有序。

  • 回顾:在实施GDT(Getting Things Done)过程中,确保系统高效运作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的回顾机制。这一机制可以细分为两大类:知识回顾和事务回顾。- 事务回顾:这个类别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事前回顾和事后回顾。事前回顾的目的是确认任务的所有细节,以防止任何遗漏。而事后回顾则专注于评估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后续计划,如延期或重新安排。这样的回顾机制能确保每一项事务都得到妥善处理。- 知识回顾:这是一种任务驱动的知识探索过程。在开始任何任务之前,我们需要主动查阅个人知识库,确保已经掌握了完成任务所需的所有信息和技能。这个过程是知识和任务融合的关键节点,对于提高执行效率至关重要。很多人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丢三落四、粗心大意的情况,或者未能有效利用收集的信息和记录的知识,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合理的回顾机制。通过建立并遵循上述回顾机制,我们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遗漏。

  • 行动:确保任务清单无遗漏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执行阶段。执行阶段的核心在于——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开展适宜的工作,这看似简单却往往充满

其他时间管理技巧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时间管理方法外,还有一些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时间:

  • 按重要性/逼切性填写待办清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寫待辦工作清單(To-Do-List)?首先,如果大家想起那一個工作就做那一個工作,看到電郵說需要做那一項就去做那一項,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多少,還有多少時間,多少工作未完成,更甚就是那些忙了一整天但不知道自己忙了甚麼。因此,需要有寫待辦工作清單(To-Do-List)的習慣。但即使你有寫待辦工作清單(To-Do-List)的習慣,又是不是隨心想到甚麼工作就寫下去呢?這裡就給你分享一下,一個較有效率的做法。先寫下需要完成的工作,再按重要程度/緊急程度排序,最後劃分時間,比較建議只劃分上午和下午。例子如下:小明有A、B、C、D四項工作—工作A需要中午前提交但不太複雜,工作B則是每日日常工作,工作C比較輕鬆、工作D就是最重要和用時較長、不可出錯。那麼小明的待辦工作清單(To-Do-List)應該如此安排:上午:1. 工作A2. 工作D下午:3. 工作B4. 工作C因為一般上午的能量較高、較集中、較有效率。先完成工作A不單因為中午前要提交,而且工作不太複雜,較快完成,當你看見自己的工作有進度,自然更有動力完成餘下的工作。之後完成工作D,就趁著自己的工作能量仍然處於較高水平,就處理最重要的工作,提升效率及避免出錯。到下午,飯後通常會較睏倦,就先處理工作B,就是日常工作,一來確保當天一定有足夠時間完成,然而就是因為每天都重覆,不會這麼容易出錯。最後,就處理工作C,因為能量所剩無幾,就處理最輕鬆的工作,而且不會有太大壓力,確保自己放工後可以放鬆。同時,工作C是最輕鬆的工作,真的萬一因為前面的工作用時比預期長,趕不急完成工作C,影響也不至於太大。以上就是填寫待辦清理 (To-Do-List)的方法,也是時間管理技巧最重要的一個。

  • 订定小休时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一直集中工作,但到某一個位腦部突然停止運作,想不到任何東西。原因是過度用腦。就如跑步一樣,跑到一定距離,都需要休息一下,補充水份,才可繼續跑。工作也是一樣,需要給自己小休,放鬆一下,腦部才有能量繼續運作。所以建議就是,每完成一項工作,就給自己一個小休時間 (5-10分鐘),去一下廁所,起身伸展一下,讓自己放鬆一下,再繼續工作。這樣,比起你一直埋頭苦幹,效率會更高。

  • 不要一回到公司就查看电子邮件或信息:正如上面所講,一回到公司,趁著能量最高的時間,先寫好待辦清理 (To-Do-List),而避免一坐下就檢查電子郵件或信息。原因是,當你在一開始,精神最集中的時間就檢查電子郵件或信息,就會被其他人的要求牽著走,大腦就會進入「被動反應模式」,不斷思考如何回應,就會打亂你工作的節奏,也會減慢你的工作效率。

  • 先了解、制定好处理事情方法,再执行:不知道你會不會有一個習慣,一開始就埋頭苦幹,見步行步,見到那一步就做那一步,直至完成整個工作,但過程中,就可能出現倒轉了次序從而需要重覆步驟等問題。因此,在開始一項工作前,先制定策略,知道有多少個步驟,如何完成,然後跟住策略進行,這可以加快你的工作效率,不需要每完成一個步驟,再去想下一個步驟要如何完成。這個也是時間管理技巧中一個重要的技巧,用了這個方法後,你會發現你的工作順暢了不少。

  • 善用通訊軟件的狀態及關閉通知:大家都會使用不同的通訊軟件進行內部或外部溝通,但大家可能也試過,當你努力進行一個工作時,同事就會透過通訊軟件找你,需要你幫忙處理其他東西。更多時候那些工作都不是最逼切

03

时间管理的关键要素

  1. 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开始任何时间管理计划之前,你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和有时限的(SMART原则)。

  2. 优先处理重要任务:学会区分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优先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避免总是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

  3. 保持灵活性:时间管理计划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突发事件和变化。

  4. 定期回顾和调整:定期检查你的时间管理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

  5. 培养良好的习惯:时间管理需要长期坚持,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关键。

通过运用上述时间管理方法和工具,你可以更有效地掌控时间,减少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记住,时间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启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