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公园: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百年中山公园: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上海中山公园,这座位于长宁区的百年园林,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从1914年作为英国商人霍格的私家花园(兆丰公园)诞生,到1944年更名为中山公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再到如今的五星级公园,它见证了上海的百年变迁。
十二景背后的秘密
公园内最著名的十二处景观,每一处都藏着独特的故事。其中,“虹桥蒸雪”和“水榭絮雨”最为人称道。虹桥蒸雪(大石桥)经过近八年的修缮,于2023年6月重新开放,这座桥不仅是园内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处观赏雪景的绝佳位置。水榭絮雨(陈家池)则以其精美的水榭建筑和四周的垂柳而闻名,微风拂过,柳絮纷飞,宛如细雨绵绵。
石刻里的历史记忆
园内的摩崖石刻如同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书。其中最著名的是“潘骏章题刻”,这处由泉永道道尹潘骏章题写的隶书,记载了1841年英军占领道署后园至1861年归还的历史。其他如“三巡鹭江”、“万壑云根”、“石瘦云肥 云痴鹤老”等石刻,不仅展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更记录了公园的历史变迁。
名人的足迹
民国时期,中山公园是北京知识分子的重要社交场所。胡适、周作人等文人墨客常在此聚会,品茗论道。据记载,胡适曾多次在公园内的饭店参加宴会,与友人畅谈学问与人生。这些历史名人留下的足迹,为公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四季更迭的美景
中山公园的美,随着四季更迭而变换。春天,樱花烂漫;夏日,荷池清月倒映水中;秋天,枫叶如火,银杏金黄;冬日,雪景如画。尤其是秋冬季节,公园内的枫叶和银杏林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成为上海市民亲近自然、感受季节变换的绝佳去处。
新生与传承
2022年9月,中山公园沿万航渡路一侧围墙正式打开,让公园与城市更加融合。2023年5月,中山公园码头在苏州河畔启用,为市民提供了新的游园方式。这些变化不仅让公园焕发新生,更体现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百年中山公园,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城市发展史。每一处景观、每一块石刻、每一棵古树,都在诉说着上海的故事。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它依然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为城市带来一抹绿色,为人们提供一片心灵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