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奇迹背后的故宫元素
揭秘《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奇迹背后的故宫元素
57.96亿元票房,创造中国影史新纪录
《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以来,仅用6天19小时即突破50亿元票房,并在9天内超越《长津湖》,以57.96亿元的票房成绩正式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技术、叙事和商业化运营上的重大突破。
四大龙王:故宫龙纹样里的东方神韵
影片中,四大龙王的设计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角色设计师申威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设计团队从故宫龙纹样中汲取灵感,力求呈现一条地道的中国龙。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着无数美好的寓意。设计团队不仅参考了故宫中的龙纹样,还查阅了大量传统龙的纹样,从上古龙的造型到近代明清龙的造型,确保设计的是一条中国的龙。
从“金木水火土”到立体真实: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在设计四大龙王的形象时,申威首先考虑他们是一个群体,既有作为龙族的统一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因此,申威用颜色来区分他们,他从“金木水火土”中汲取灵感,赋予角色特点。然后,申威和同事们根据每个龙王的不同特点,在体型上分别进行设计,“有的龙王身体粗壮一些,而女龙王敖闰就纤细一些。”
中国传统的龙的纹样,大多比较扁平,而《哪吒》电影中出现的龙却是立体真实的。为了让片中的龙看起来更加鲜活,申威和设计组的同事们还会将现实中的一些生物如恐龙和蜥蜴等的结构特征,融入设计中。“比如我们会把蜥蜴的下颌结构融进设计,这样有助于让龙在说话时张嘴闭嘴的动作更自然。”
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止于龙纹样
影片中融入的传统文化元素远不止于此。从传统建筑到服饰设计,从角色造型到场景布局,处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子。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表达,不仅让影片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更在精神内核上与观众产生共鸣。
结语: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影片通过现代价值观重新诠释传统神话故事,吸引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它打破了“好莱坞依赖症”,证明国产团队能够驾驭顶级特效,同时通过现代价值观重新诠释传统神话故事,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