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再次警告:吸烟伤“心”,深圳控烟10年成效显著
世卫组织再次警告:吸烟伤“心”,深圳控烟10年成效显著
202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发出警告:吸烟不仅是肺癌的主要诱因,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因烟草使用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再次敲响了控烟行动的警钟。
深圳控烟10年: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控烟行动中,深圳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自2014年实施全面无烟法规以来,深圳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已降至16.9%,这一指标不仅低于北京、上海,更大幅低于2022年全国平均值24.1%。更为重要的是,控烟政策实施后,深圳急性心梗、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分别下降了6%、6%和7%,相应减少了约2422例、2951例和2014例发生。
这些数据背后,是深圳创新的控烟模式:建立“举全市之力”的联合控烟制度,23家单位组成控烟联席会议,8家单位共同执法,并建立控烟志愿者队伍。同时,深圳还首创了控烟执法“车轮战”,不打招呼、突击行动,媒体跟踪报道、全程直播,打造了一个市民口口相传的控烟品牌。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致命伤害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不容忽视。每点燃一支烟,就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其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通过多个途径伤害心脏和血管:
- 影响心率:尼古丁等物质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快速升高。研究显示,吸烟时心率会显著上升,即使在吸烟后20分钟内,心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 降低血液含氧量:一氧化碳会减少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迫使心脏更加努力工作以满足身体需求。
- 损害血管健康:吸烟会通过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好胆固醇”水平,增加“坏胆固醇”,导致动脉斑块沉积,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研究数据表明,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2倍。即使每天只抽一支烟,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增加119%。吸烟对血管的伤害不仅限于心脏,还会波及大脑和四肢,增加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
青少年:最易受伤害的群体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吸烟对这一群体的危害尤为严重。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会使人成瘾,还会影响大脑发育。研究显示,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烟草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越严重。
更令人担忧的是,电子烟正在成为青少年接触烟草的新途径。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学生烟草流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6.7%和4.7%,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6.1%,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3.6%。电子烟的“潮流化”包装和多种口味选择,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尝试。
戒烟:永远不晚的健康选择
吸烟的危害虽然严重,但只要停止吸烟,健康状况就会开始改善。研究显示:
- 35岁前戒烟可避免90%吸烟引起的心脏病
- 60岁戒烟后,5年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继续吸烟者低10%
- 无论年龄大小,戒烟都能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如果在60、50、40或30岁时戒烟,预期寿命可分别增加约3、6、9或10年。
戒烟的具体益处包括:
- 戒烟一年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减半
- 戒烟五年后,中风的风险接近不吸烟者水平
- 戒烟十年后,患肺癌的风险降低30%-50%
- 戒烟十五年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接近不吸烟者水平
实用戒烟建议
戒烟并非易事,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意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戒烟建议:
- 设定明确目标:选择一个开始戒烟的日子,制定详细的计划。
- 寻求专业帮助:可以咨询医生,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药物治疗。
- 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在吸烟时经常去的地方和场合,培养新的兴趣爱好。
- 应对烟瘾:当烟瘾来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咀嚼无糖口香糖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 建立支持系统:告诉家人和朋友你的决定,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 保持积极心态:即使偶尔复吸也不要气馁,重新调整计划继续努力。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已经不容忽视,但通过控烟行动和个体的努力,我们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危害。深圳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路径,而科学的戒烟方法则为每个吸烟者带来了希望。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远离烟草,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