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饮食调理:中医健脾与现代营养的完美结合
术后饮食调理:中医健脾与现代营养的完美结合
术后饮食调理的关键在于脾胃功能的恢复。中医专家林海主任指出,大病、手术后身体虚弱的患者在术后的初始阶段不能急于进补,应以清淡饮食减轻脾胃负担,待脾胃功能恢复后再逐渐增加营养。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的术后饮食建议不谋而合,都强调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中医视角:健脾为先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术后患者需循序渐进,先健脾再进补,才能更好地促进康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霍则军主任医师建议,术后补血、补气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中药或食物进行调理,具体方法包括:
- 中成药:八珍汤、十全大补丸等
- 单味草药:黄芪、党参、太子参、人参等补气药物;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等补血药物
- 饮食调理:多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鱼肉等易吸收的肉类,同时注意多吃健脾食物
对于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中医调理更注重健脾补气。建议使用党参、太子参、苍术、茯苓、白豆蔻、砂仁、神曲、鸡内金等中药,同时餐后可喝些柚子茶、玄米茶等保健茶。术后3至6个月内,建议少量多餐,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现代医学:循序渐进
现代医学同样强调术后饮食的循序渐进。以骨科手术为例,患者手术回室后,患者清醒即可饮流质,无恶心、呛咳等不适1-2小时后可进食易消化食物,手术当天不吃甜食以及鸡蛋、牛奶、豆浆等易引起腹胀食物,建议清淡饮食(面条、稀饭等),避免油腻刺激食物。手术后隔天即可正常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及钙质饮食。
术后饮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术后情况及胃肠耐受情况,逐渐从饮水、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同时,逐渐增加食物的摄入量和种类,注意营养平衡。手术后,患者每餐可能吃不了太多,可以适当增加次数。膳食方面,每天安排5-8餐,少食多餐,尽可能多的增加能量摄入。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宜。烹调时可采用蒸、煮、炖等对食材营养保留比较完善的方式。
实用建议:中西结合
结合中西医的观点,我们建议术后患者遵循以下饮食原则:
- 循序渐进: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通饮食,逐步过渡
- 健脾为先:初期选择易消化、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茯苓、熟苹果等
- 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全面摄入
- 少食多餐:每天5-8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
- 避免油腻:初期避免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
- 充分饮水:每日至少1500-2000ML,保持肠道通畅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饮食调理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如有特殊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需遵医嘱。同时,饮食调理只是术后恢复的一部分,还应注意休息、适度运动和心理调适。
术后饮食调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患者从饮食、休息、运动、心理调适以及伤口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理。通过科学的调理方法,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伤口的愈合,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