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如何在学校普及流感预防知识?
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如何在学校普及流感预防知识?
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要求全市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强流感防控工作。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流感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成为防控的重点区域。那么,学校应该如何有效预防流感?学生和家长又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学校防控措施全面升级
根据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李金儒的建议,学校应严格落实每日晨检制度,对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及时进行隔离,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同时,学校还需做好缺勤追踪工作,了解因病缺勤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
环境清洁和消毒是预防流感的重要环节。学校需要定期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此外,每天至少通风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
健康教育是提高师生防护意识的关键。学校可以通过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普及流感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同时,鼓励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内服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学生个人防护要点
儿童感染流感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与成人相比,儿童流感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总体来说,绝大多数儿童流感都是急性、自限性的,发热时间一般持续2-3天,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一旦发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不建议自行使用抗菌药。对症治疗主要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合理选择退烧药。
除了药物治疗,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当孩子咳嗽明显并伴有咳痰时,家长可以通过拍背的方式帮助其缓解不适。拍背时,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处于比较舒适和安全的体位,保证呼吸道通畅,然后掌心弯曲呈空掌的状态,力度适中地帮孩子拍背。拍背时的方向可以从下往上拍、从外往里拍,这样有助于孩子把痰液排出来。
居家雾化可以帮助孩子平喘,缓解呼吸困难,并且能够湿化气道,有助于排痰。如果孩子出现鼻塞症状,可以增加室内的湿度,还可以用生理盐水帮孩子洗鼻子。如果孩子咽痛特别明显,那就不要吃温度太高、太硬、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尽量吃清淡、软烂一些的食物。孩子多喝水,用淡盐水漱口,保证口腔卫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创新健康教育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转变态度,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水平,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及训练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心理卫生知识传授给儿童青少年、教师和家长,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和顽强的适应与改善环境的能力。预防各种心理卫生问题,促进心理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相结合的方式。直接传播包括课堂讲授、角色扮演、健康咨询等;间接传播则可以利用大众媒介、视听手段和网络系统学习。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以“预防流感”为主题的班会、知识竞赛,或者邀请专业医生进行讲座。同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流感预防知识。
共筑校园健康防线
学校流感防控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制定完善的防控预案,加强与疾控部门的沟通协作。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关注其日常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为学校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多方联动,我们一定能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让流感病毒无处遁形。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