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计价标准引爆建筑业变革
新版计价标准引爆建筑业变革
2024年12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同时废止。这一新版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迎来重大变革。
改革背景:市场决定性作用亟待加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亟待进行相应的改革。
当前,我国建筑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 工程造价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发布的预算定额,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
- 许多项目中,建设方、施工方合约意识不强,过程控制薄弱,容易造成投资失控、结算扯皮等现象
- 国有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相对滞后,未能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主要变化:市场化导向贯穿始终
新版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合理确定造价和科学管控造价并重,在一些关键点上进行了完善:
厘清交易定价和企业成本的关系
新版标准要求发包人完整、准确描述拟建工程的各项特征、性能要求,以便承包人形成完整、合理的投标报价;同时允许承包人自主选用施工措施和组织方案,充分激发其竞争活力。明确市场化的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
在最高投标限价、投标报价的编制过程中,不再将政府定额和信息价作为主要的计价依据,而是增加市场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数据库,以及投标人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消耗等内容,综合作为确定工程造价的考虑要素。加强风险的合理分配和有效控制
新版标准对发承包双方在计量计价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谁的责任、由谁承担”“谁风险可控、由谁承担”等原则,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强调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要求
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履约控制、结算管理等全过程造价管理活动提出要求,有助于减少结算争议纠纷,实现对工程投资的有效、动态控制。
行业影响: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新版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不仅是计算工程造价的技术标准,也是管控工程造价的管理标准,对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施工过程造价控制、变更索赔、价款结算等一系列造价活动进行规范,有利于引导国有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升级。
建设单位:增强市场意识
新版标准引导建设单位逐步摆脱对政府定价的依赖,既要掌握市场真实数据,科学合理编制各类造价文件,又要增强市场意识,在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合理确定风险、变更、价格调整等条款,使工程造价既算得准又控得住,让其真正承担造价管控的主体责任。施工单位:提升成本管控能力
新版标准引导施工单位尽快转变经营理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成本管控能力,使其注重提升技术能力、装备水平和现场管理能力,优化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案,实现降本增效。造价咨询企业:承担更大责任
新版标准引导造价咨询企业实施全过程造价管控,相对于传统造价咨询模式,让企业承担更大的责任,促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能力提升。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的发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次技术标准的更新,更是对整个建筑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通过减少政府对价格的不当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将激发企业活力,提升行业竞争力,推动建筑业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