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流感为何会出现重症?并发症成关键因素
年轻人流感为何会出现重症?并发症成关键因素
近日,女艺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对“流感并发肺炎”的广泛关注。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蒋永亮对此进行了解答。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季节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流感每年会导致全球29万至65万人死亡。在中国,冬春季节是流感高发期,南方地区夏季也会出现小规模的流行高峰。
蒋永亮指出,流感的致命性通常是流感本身与并发症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严重的并发症往往是直接致死的主要原因。流感并发症是指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加重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并发症的影响。
以病毒性肺炎为例,流感病毒会直接侵入肺部,导致肺泡受损,引发缺氧;如果是细菌性肺炎,流感破坏呼吸道屏障后,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情可能迅速恶化。此外,流感还可能引发心肌炎、心包炎,进而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这类情况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风险更高。流感引发的严重炎症反应或继发脓毒症也可能导致肾、肝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蒋永亮解释说,流感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细菌或病毒得以入侵,增加治疗难度。例如,流感合并细菌性肺炎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的流感。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来说,一旦出现并发症,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更易发展为重症。因此,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应在出现症状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目前,公众对流感仍存在认识误区,许多人误把流感当作普通感冒,认为“扛一扛”就能康复。虽然轻症流感多由病毒本身引起,一般能够自愈,但对于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以及身体抵抗力较差的人来说,若不及时规范治疗,极易引发严重呼吸道感染及并发症。即使是健康人群,如果出现持续2-3天的39℃以上高烧,或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必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