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5G-ATG技术试验:空中上网不再是梦
中国移动5G-ATG技术试验:空中上网不再是梦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中国移动使用其4.9GHz部分5G频率资源在国内有关省份开展5G地空通信(5G-ATG)技术试验。这项技术通过沿飞机航线设置特殊基站及波束赋形天线,在地面与飞机机舱间建立地空通信链路,使乘客可以在机舱内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方式访问互联网。此次试验将进一步提升5G网络覆盖的空间维度,拓展5G行业应用场景,满足航空旅客日益增长的空中访问互联网需求。
什么是5G-ATG技术?
5G-ATG(Air to Ground,地空通信)是通过沿飞机航线建设地面5G通信基站,从而实现航空互联网接入的技术。它是低空智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5G-A通感一体技术,可以实现对低空飞行目标的测距、测角、测速、定位及追踪等任务。
与传统机上Wi-Fi相比,5G-ATG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它采用地面基站覆盖方式,信号质量稳定,且带宽和速率是卫星通信的2倍以上。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旅客运输量达到6.2亿人次,旅客单次航班平均飞行时长约2.5小时。调研显示,约98%的旅客有较强空中联网需要。而我国航空互联网渗透率仅6%左右,与主要发达国家超50%的水平差距明显。
5G-ATG技术的应用前景
5G-ATG技术将为航空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于乘客而言,这项技术将提供更高速、稳定的空中上网服务,满足他们在飞行过程中的通信和娱乐需求。乘客可以在机舱内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方式访问互联网,享受流畅的视频通话、在线游戏和高清视频流媒体服务。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5G-ATG技术将带来新的商业机会。通过提供优质的空中上网服务,航空公司可以提升乘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辅助收入。此外,5G-ATG技术还可以用于飞行数据监控和维护,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从行业角度来看,5G-ATG技术将推动航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3G/4G时代就深耕ATG领域,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域的ATG商用网络,北美地区民航客机和公务机的ATG普及率已近40%,目前正加速5G-ATG网络部署。而我国在此领域处于起步阶段,ATG尚未在民航客机和公务机实现接入。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5G-ATG技术前景广阔,但其推广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需要解决技术标准和频率分配问题。目前,我国尚未明确5G-ATG的商用频率,相关标准规范也尚待完善。其次,基站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在航线沿线建设大量对空覆盖的5G基站。此外,还需要进行飞行安全性、通信稳定性、系统互操作性等关键领域的测试验证。
然而,这些挑战并非不可逾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5G-ATG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规模化商用。根据工信部的批复,中国移动将在国内有关省份开展5G-ATG技术试验,这将为后续的商业化运营奠定基础。
在当前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阶段,亟须发挥我国在5G网络、终端和应用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以推动5G-ATG技术规模化商用为契机,加速实现航空互联网跨越式发展。通过加强5G地空通信技术应用创新,培育航空互联网产业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联合产学研各方、贯通上下游环节,加速5G-ATG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不断催生航空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