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碳基电子技术:突破硅基极限的未来科技新引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碳基电子技术:突破硅基极限的未来科技新引擎

引用
中国科学院
6
来源
1.
https://www.cas.cn/zt/sszt/75yq/zlzq/202409/t20240913_5031707.shtml
2.
https://www.yongcailiao.com/dianzi/1254.html
3.
https://www.cre.net/xwzx/zhps/detail/ff8080818e20fb7a018e63a0f6294d60
4.
https://trynano.org/zh/about-nanotechnology/history-of-nanotechnology/
5.
https://xincailiao.ofweek.com/news/2024-03/ART-180421-8420-30627485.html
6.
https://news.sjtu.edu.cn/jdzh/20240328/195254.html

2024年,中国科学家在碳基电子技术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5纳米栅长的碳纳米管晶体管,性能超越传统硅基晶体管;全球首个碳基微处理器RV16XNANO问世,标志着碳基电子技术向产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些突破不仅展示了碳基电子技术的巨大潜力,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电子时代的到来。

01

从偶然发现到中国引领:碳基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碳基电子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英美科学家在研究宇宙空间星际尘埃时,意外发现了富勒烯(C60),这是继石墨和金刚石之后的第三种碳同素异形体。这一发现引发了全球科技界对碳材料研究的热潮。

在中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朱道本院士的带领下,率先开展了富勒烯的基础研究。2002年,他们的研究成果“C60的化学和物理若干基本问题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碳材料研究领域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然而,真正奠定中国在碳材料领域领先地位的是石墨炔的发现。1998年,李玉良院士带领团队开始尝试制备新型碳材料。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在2009年通过合成化学方法首次制备出石墨炔薄膜,这是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全新碳同素异形体,具有独特的sp杂化碳结构。这一突破不仅结束了化学方法不能制备全碳材料的历史,也为中国在碳材料研究领域赢得了国际话语权。

02

碳基电子技术的优势:突破硅基极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

碳基电子技术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传统硅基半导体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碳基材料具有极高的电子迁移率,是硅材料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碳基器件可以实现更快的运算速度。同时,碳基材料的厚度仅为几个原子层,远低于硅材料,这使得碳基器件在尺寸缩小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够突破硅基技术的物理极限。

此外,碳基材料还具有柔性、透明、耐高温等特性,使其在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基于碳纳米管的柔性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人体运动的精准监测,而透明的石墨烯电极则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

03

应用前景:从数字集成电路到柔性智能系统的全方位布局

碳基电子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数字集成电路领域,碳纳米管晶体管的性能已经超越了同等尺寸的硅基晶体管。202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16位碳基微处理器RV16XNANO,虽然其性能与当前最先进的硅基处理器仍有差距,但这一突破证明了碳基技术在数字计算领域的可行性。

在射频电子领域,碳纳米管晶体管展现出优异的高频性能,有望在5G和6G通信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碳纳米管射频晶体管,其工作频率超过100GHz,远高于传统硅基晶体管。

在传感器领域,碳基材料的高灵敏度和化学稳定性使其成为理想的选择。例如,基于碳纳米管的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ppb(十亿分之一)级别的气体浓度,而基于石墨烯的生物传感器则可以实现对DNA和蛋白质的高精度检测。

在柔性智能系统领域,碳基材料的柔性和透明性使其成为可穿戴设备和柔性显示屏的理想选择。2020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透明电极,其性能优于传统的ITO(氧化铟锡)电极,有望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04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关键突破

尽管碳基电子技术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高质量碳纳米管的大规模制备。目前虽然已经可以实现99.9999%以上的半导体纯度,但如何在更大面积上保持这种高纯度仍然是一个难题。

另一个重要挑战是器件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由于碳纳米管的直径和手性会影响其电学性能,因此在大规模生产中保持器件性能的一致性是一个重大挑战。此外,碳基器件的长期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产业链方面,碳基电子技术的产业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平台,以及制定统一的材料指标、表征方法和工艺流程标准。这些都需要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碳基电子技术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持续突破,碳基电子技术有望在后摩尔时代成为推动信息技术革命的新引擎。中国作为碳基电子技术的领跑者,有望在这一新兴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为全球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