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能源车,新年环保大升级!
垃圾分类+新能源车,新年环保大升级!
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垃圾分类和新能源车在环卫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新能源环卫车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虽然2021年-2023年国内环卫车整体销量出现下滑,但新能源环卫车却逆势增长,2023年销量达6248辆,同比增长28.37%。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持续上升,从2018年的1.59%提升至2023年的8.12%。
这一增长态势背后,是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高度重视及政策支持。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多项政策推动环卫车等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自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2023年,工信部等八部门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目标是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在实际应用中,垃圾分类和新能源车的结合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以上海市普陀区品尊压缩站为例,该站经过提标升级改造,成为集环卫道班房、公厕、垃圾中转和车辆停放充电为一体的“小型环卫综合体”。值得一提的是,该站增设了3个新能源作业车辆充电桩和16个作业机具充电装置,有效缓解了区域作业装备充电难题。
此外,百易环保推出的BY-L20两分类垃圾清运车也体现了这一趋势。该车型采用纯电动动力,续航里程可达100公里,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环卫、城乡环卫、市政园林、物业保洁、工厂、学校、医院等场所的垃圾分类运输。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垃圾分类和新能源车将在环卫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也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