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微短剧产业:政策引领创新,科技赋能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微短剧产业:政策引领创新,科技赋能发展

引用
中国经济网
11
来源
1.
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407/20/content_297993.html
2.
https://www.sohu.com/a/806127352_121118712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83292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45713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82593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69048
7.
http://paper.ce.cn/pad/content/202408/15/content_299426.html
8.
https://www.chyxx.com/industry/1211466.html
9.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68835
10.
https://whlyj.sh.gov.cn/cysc/20240701/6540c033b1d64a14844c1ced1cb6d503.html
11.
https://v.lmtw.com/mzs/content/detail/id/233970

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联合发布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系列新举措,从培育经营主体、加速产业集聚、鼓励布局海外等方面共出台9条措施,并配套推出4项扶持计划,旨在推动微短剧全产业链加速发展,力争在3年内推出300部以上精品微短剧,培育壮大10家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实现年度微短剧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同时在立足上海城市定位和资源禀赋基础上,打造上海城市IP,重点突出精品内容的引领性、产业园区的集聚度、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区级政务服务的功能性。

互联网时代,传统影视剧由于制作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等特点,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碎片化、即时化的观看需求。因此,微短剧凭借投入低、制作周期短的优势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一种互联网新风向。在这一背景下,相关部门及时打出助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政策“组合拳”,将有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增长点,进而打造空间集聚、创作活跃、服务精准、科技赋能和健康有序的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

面对微短剧这一新热点,政府层面主动作为,释放政策红利,将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加入微短剧这一新赛道,催生更多优质微短剧作品,让微短剧产业朝着“打造精品力作,构建良好生态”的方向前进,进而打造以微短剧为引擎的产业高地。例如,上海相关部门将在每年统筹设立5000万元的上海网络微短剧产业引导经费,实现对微短剧全产业链的扶持与奖励。借政策的“东风”,微短剧《大妈的世界》成功出圈,成为全国首批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网络视听节目的微短剧作品之一。

打好政策“组合拳”,将助推微短剧“影视+城市IP”的打造。《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迅速攀升至373.9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实现增长267.65%。这种爆发式增长不仅反映了微短剧内容创作市场的繁荣,更体现了其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在联动文旅资源、带动地方经济、推广地域文化等方面展现出的强大能量与潜力。“文旅微短剧”创作已然成为新风向,而政策的引领将不断挖掘地方文旅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IP,进而以高品质“文旅微短剧”为文化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内生动力,也将推动文旅产业长期向好发展,使“文旅+微短剧”成为传播营销的新引擎。

扶持微短剧,同样是提升国际传播软实力、实现优质作品“出海”的重要方式。在国际传播中,如果以宏大叙事为主,对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和受众思维习惯缺乏考量,可能导致传播过程出现“文化折扣”现象,难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而微短剧的“出海”,则是实现破局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小切口”“故事化”的方式,微短剧采用海外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叙事方式,创新话语传播路径,找到文化交流的贴近性。在新的国际传播环境下,政策助力微短剧持续走出国门,有助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和新表述。

然而,微短剧在“井喷”阶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作品为快速投放而粗制滥造、为博眼球而格调低下等,这将对健康的创作生态和商业循环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职能部门而言,除了加大力度做好精品微短剧的扶持外,更应加大把关力度,开展专项整治及行业规范等工作,通过监管,促使微短剧制作方更加注重内容质量,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01

政策引领,打造产业新高地

2024年6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上海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提出9条具体措施和4项扶持计划,目标是在3年内推出300部精品微短剧,培育10家龙头企业,实现年度产业规模15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每年将统筹设立5000万元的产业引导经费,用于扶持微短剧全产业链发展。

02

产业基础,优势显著

上海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祥地和产业高地,拥有丰富的IP资源。2024年10月,“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创作者大会”在上海举办,中文在线集团等龙头企业布局微短剧业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03

“微短剧+文旅”,创新融合发展

上海积极探索“微短剧+文旅”模式,通过微短剧推广城市和乡村的文旅资源。例如,《鲅鱼恋上猫》《橘子汽水》等都市题材作品展现了上海的城市魅力,而《飞扬的青春》《你的岛屿已抵达》等乡村题材作品则展示了上海郊区的田园风光。

04

科技赋能,引领产业升级

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上海已形成完整布局。通过连续举办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集聚了1200家重点科技企业,在通用人工智能、智能计算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技术优势正为微短剧产业提供强大支撑。

05

国际视野,拓展海外市场

上海微短剧产业积极布局海外,借助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基础,以及AIGC技术优势,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2024年,上海提出打造网络微短剧出海高地,为文化出海开辟新渠道。

06

未来展望

上海微短剧产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通过政策引领、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战略的协同发力,有望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微短剧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文旅+微短剧”模式的不断深化,上海微短剧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