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固执的背后竟是原生家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心理学角度看:固执的背后竟是原生家庭?

引用
搜狐
6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81264996_121119369
2.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author=%E8%83%A1%E6%85%8E%E4%B9%8B&ii=50832c30813ab8ed7g013752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1%8F%E5%9F%B7%E5%9E%8B%E4%BA%BA%E6%A0%BC%E9%9A%9C%E7%A4%99
4.
http://dzb.51grb.com/xpaper/appnews/551/2104/14512-1.shtml
5.
https://www.healthymindhk.com/post/%E3%80%90%E9%BB%83%E7%8F%AE%E8%A9%A9%E5%BF%83%E7%90%86%E5%81%A5%E5%BA%B7%E5%B0%88%E6%AC%84%E3%80%91%E9%9D%92%E5%B0%91%E5%B9%B4%E5%BC%B7%E8%BF%AB%E5%9E%8B%E4%BA%BA%E6%A0%BC%E9%9A%9C%E7%A4%99
6.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271675

“固执不通”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固执己见、不懂变通。然而,在心理学领域,固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性格特征,它可能与原生家庭、遗传因素等深层次原因有关。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固执背后的成因,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01

固执与人格障碍:定义与区分

在探讨固执的成因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固执与相关人格障碍的区别。固执通常指一个人坚持己见、不愿改变的态度,而偏执型人格障碍和强迫型人格障碍则是更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

  • 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患者普遍不信任他人,认为他人的动机都是恶意的。这种障碍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遗传度约0.50,且在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个体中更为常见。

  • 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追求完美、过分关注细节、控制欲强等特点。患者往往设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对他人和自己都要求严格,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工作拖延。

固执可能是这两种人格障碍的表现之一,但并非所有固执的人都有人格障碍。正常的固执可能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坚持,而人格障碍则是一种长期的、普遍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02

固执的成因:原生家庭的影响

研究表明,固执性格的形成与原生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在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研究中发现,过度控制或过度保护的父母可能培养出固执的孩子。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严厉批评和高标准的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发展出固执的应对机制,试图通过完美主义来避免惩罚。

此外,家庭环境中的不安全感也可能导致固执。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稳定的依恋关系,他们可能会通过固执和控制来寻求安全感。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往往会延续到成年,影响其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03

固执的表现与影响

固执不仅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个人层面:固执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当固执的人面对无法控制的情况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极度不安,甚至出现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或过度准备。

  • 人际层面:固执的人往往难以接受不同的意见,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团队合作中,固执可能导致冲突和效率低下,因为固执的人可能拒绝妥协,坚持自己的观点。

  • 工作层面:固执可能影响职业发展。虽然固执的人可能在某些需要细节关注的工作中表现出色,但他们的完美主义和控制欲可能阻碍团队合作,影响项目进度。

04

应对固执:调整与建议

对于固执的人来说,认识到自己的固执并愿意改变是重要的第一步。以下是一些建议:

  • 自我反思:尝试理解自己固执的根源,是否与童年经历有关。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

  • 接受不确定性: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理解完美是不可及的,适度的妥协有时是必要的。

  • 培养同理心: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也有其合理性。

对于与固执的人相处的人来说,以下建议可能有帮助:

  • 保持耐心:理解固执可能源于深层的不安全感,保持耐心和同理心很重要。

  • 设定界限:在必要时设定清晰的界限,让固执的人明白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控制。

  • 鼓励而非强迫:通过积极的反馈鼓励固执的人尝试新方法,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

对于家长来说,培养一个不固执的孩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过度控制: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

  • 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通过稳定的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 鼓励多样性:让孩子接触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培养开放的心态。

固执可能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但通过自我认知和适当的调整,固执是可以被克服的。理解固执的成因,不仅能帮助固执的人更好地调整自己,也能让周围的人学会如何与固执的人和谐相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