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村: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曙光村: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有一个名叫曙光村的地方。这里曾是一个普通的北方村庄,但如今却因数字经济的发展而焕发出新的生机。2019年,曙光村瞅准了农村电商发展的时机,成立了以电商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农村电商平台——“正北方云仓”,主要销售内蒙古特色农副产品。
“正北方云仓”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年发货量已达300万单,月均销售额突破10万元。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销售额更是达到了15万元。胡麻油、莜面等特色产品受到全国各地顾客的喜爱。
电商平台不仅拓宽了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也让村民们有了赚钱的新路子。村里60多名村民选择留在村里就业。村民张彦芳是一名仓库打包员,每天经她手打包的快递就接近9000件。“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每个月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特别有奔头。”她说。
除了电商平台,曙光村还把推进移风易俗与推进乡村振兴、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通过拍摄短视频连续剧的方式,潜移默化传递正能量,树立文明乡风。去年3月,曙光村在社交平台开通了视频账号“那年今日”,演员、拍摄、剪辑人员全部来自曙光村及周边农村。演员们用方言表演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故事,通过鲜活朴实、诙谐幽默的故事,将年轻人自由婚恋、中老年人幸福家庭生活、两辈人孝老爱亲等一系列文明新风尚融入视频当中,目前账号已发布视频500多期,各平台粉丝量突破15万。
“我们希望借助短视频的热度,吸引更多人关注曙光村,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进而关注到我们的特色农副产品,为直播销售助力。”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高二忠说。
流量、注意力涌入农村,有力拓展了全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小小的手机屏幕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打开了一扇窗。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曙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约36500元。产业强了,钱包鼓了,村民的幸福溢于言表。
数字经济“曙光”,正让昔日偏僻冷清的曙光村变成发展热土,给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