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讨薪难:多方联动破解农民工欠薪困局
年底讨薪难:多方联动破解农民工欠薪困局
2024年,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创新机制,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7000余万元,这一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农民工家庭的生活希望。然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农民工欠薪问题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建筑业和制造业,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欠薪问题的新特点
当前,农民工欠薪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非工程建设领域的欠薪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工资类违法案件10.6万件,为76.9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75.4亿元。
政策重拳出击
面对这一挑战,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情况汇报,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欠薪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强调要规范开展失信名单管理,健全失信名单共享机制,对恶意欠薪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在地方层面,各地也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例如,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了“监管+预防”常态化治理机制,通过台账数据对比分析、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风险。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人民法院则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通过诉前调解、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快速有效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
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效
在政策引导下,各地涌现出不少成功案例。在浑源县,通过法院、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的联合调解,多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得到妥善解决。例如,农民工吴某被拖欠的5700元劳务费,通过诉前调解程序,最终获得一次性支付;农民工王某被拖欠的9200元工资,也通过法院的绿色通道和多方调解,达成分期付款协议。
这些案例表明,通过多部门联动、多元化解纷机制,可以有效破解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呼吁与展望
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和司法机关的积极作为,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企业要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履行工资支付义务;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曝光恶意欠薪行为。
当前,治理欠薪冬季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我们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每一位农民工都能按时足额拿到自己的辛苦钱,过一个安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