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理段氏:南疆佛国的兴衰往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理段氏:南疆佛国的兴衰往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3327708_121157427

大理段氏,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家族。从唐玄宗天宝年间开始,历经坎坷曲折,这个家族在南疆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并将其命名为“大理”。这个国号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这个家族又是如何在权力的更迭中维持统治?让我们一起走进大理段氏的传奇历史。

大理国的建立还要从他的创始人段俭魏说起,那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南诏部落的首领开启了起兵反抗唐朝统治道路,而就在此时出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自称为来自武威段氏后裔的白蛮贵族段俭魏。

他在南诏部落起兵反对唐朝统治期间,积极跟随,响应号召成为了南诏部落军队中的一员,他曾通过自己出色的领导能力以及过人的指挥能力,曾在西洱河红山坡战胜了十万训练有素的唐军,正是他的突出表现,推动了南诏国的建立。而段俭魏也成为了南诏国的开国元勋,得到了南诏国统领者阁逻凤的赏识,被封为该国的清平官。并且史官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历史记载,他在《南诏德化碑》的所有官员中,权势排在第一位,正是这样的权势和当时统领者的赏识,让段氏在当时成为了南诏国的名门望族,深受众人敬重。

段氏家族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南诏国出现了变乱,一位名叫郑买嗣的汉人大臣夺取了南诏国的权力,甚至还将南诏国的贵族成员如数赶尽杀绝,在解决这一切威胁势力之后,他便建立了大长和国。

该国的政权被郑氏传承至三代之后,权力又一次落到了白蛮贵族杨干贞的手中,此人可谓是非常有手段,他杀死了郑隆亶,在清除势力之后,建立大义宁国。但是该国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期限,在八年之后,也就是公元937年的时候,段氏后代的出现终结了该国的发展历程。此人就是段俭魏的六世孙段思平,他原本只是通海的节度使,在东面潜逃的过程中,受到了黑爨、松爨的兵马与武器的援助。在这种情况下,他便找准时间,带着十万大军,向西进发,顺利称帝,建立了大理国。

其实,之所以会将国号定为大理,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建设该国的段思平出生于喜洲,当然该地区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大厘城,于是他便运用了“厘”字,顺利将其改编成了“理”,其中这个字也有治理国家的意思。

除了这一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和南诏国后期曾使用过的“大礼”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段思平便将国号定为大理。在该国建立之后,段思平竭尽全力,将国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在段思平离开人世之后,他的儿子段思英就承袭了皇位,但是此人在国家发展还未有所建树,就被他的叔父段思良强行逼迫退位,而段思英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选择去往崇圣寺出家为僧。而夺得王位的段思良被称之为“文经皇帝”,在此人之后,大理国王位的承袭逐渐稳定下来,直至传袭至第九代子孙的时候,由于段素兴毫无作为,昏庸无能,国力也大不如从前。

在这种情况下,又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此人就是大理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高氏,当然此人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他的宰相之位,更重要的是此人曾是追随段思平的开国大将。

因此,他与段思平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在废除昏庸之帝段素兴之后,他并没有独吞手中的权力,将大理国改为高氏的天下,他反而苦心寻找段思良的后代,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找到了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并将其扶持上位。在段思廉上位不久之后,就通过禅让制的方式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段廉义。但是这样的太平盛世并没过多久,在公元1080年的时候,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杨义贞便发动了政变,企图残杀段廉义成为一国之君,掌握政权。很快,杨义贞的梦想成真。但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高氏一族中的高升泰将其消灭,又一次扶持段氏一族的后代走上皇位。其实高氏看似是在扶持段氏为帝,其实大理国的真正权力始终都被掌握在高氏一族的手中,当然他之所以不成帝,无非就是在等一个机会,在等时机成熟之时。直到公元前1094年的时候,高升泰在经过十余年的准备之后,顺利称帝,并且将国号改为了大中国。

也许,到这里也许一切都该结束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高升泰称帝两年之后,他便身患重病,不得不选择退位。那么在退位之前,他必须将手中的权势与江山托付给一位有担当的人,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高升泰认为自己后代并没有统治一个国家的能力,于是他便将大理的江山归还豫段氏。就这样,大理江山便又一次重新回到了段氏段正淳的手中,当然高升泰的做法也让统治者段氏一族内心非常感动,于是高氏一族始终在朝中担任相,权倾朝野。虽说高氏和段氏,一个是万人之上的相国,一个是权势滔天的统领者,但是他们双方抬头一个屋檐下,却始终都没有发生争端,两家相安无事。也许,正是这样的治理方式,才让大理段氏的统治稳定发展。

其实,段氏与高氏关系的保持方式和日本的将军幕府体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当然高氏和段氏关系之间的维持,除了这样的方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那就是联姻,这一方式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在双方关系的维持与平衡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要知道,当时段正淳曾迎娶了高氏的女儿高升洁,“妻管严”的段正淳还特地为自己的妻子写了一首《妻赞文》,在文中对高氏的赞美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段正淳晚年时期,他选择出家为僧,他的儿子段正严继承了皇位。段正严在大理历史上算得上是在位时间比较久的皇帝,他前后在位共41年,更重要的是,在此人苦心带领下,大理国不仅仅获得了中原王朝的承认与认可,并且也让大宋王朝接受了大理国的朝贡,让大理国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突破。

虽说他在大理国的发展上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在晚年时期,由于高氏一族的步步紧逼,以及几个儿子对皇权的争夺。在这种情况下,焦头烂额的段正严和自己的祖先一样,选择了出家,成为了僧人。在这种情况下,段正严的儿子段正兴继承了皇位,可谁知在二十五年之后,此人做出了和先辈一样的选择,那就是出家为僧。紧接着段正兴的儿子段智兴继承了皇位,要说此人与大理国之前的统领者有何不同,最明显的一点也许就是他并没有像先辈一样,选择出家为僧。他反而不问政事,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修葺寺庙佛堂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逐渐涣散,国家的经济水平大不如从前。直到1254年,段智兴的玄孙成为一代帝王之师,忽必烈的出现占领了大理国,其玄孙被蒙古人任命为大理总管专门管理大理国的事务。

但是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受到了蒙古族的控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理国并不能算是彻底覆灭,要说彻底覆灭之时,还要从大明王朝建国之后说起,那时明朝大将率领大军,攻打蒙古族,与此同时将段氏手中的大理国政权进行了攻打,彻底结束了段氏对大理国的统治。明朝平定云南后,朱元璋特地对段苴仁、段苴义兄弟给予了相应的官位,一位是雁门卫镇抚,另一位则是武昌卫镇抚。

不可否认,大理国的这段统治之路,为后世的佛教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毕竟,大理国自从建立300余年以来,前前后后共出现了22位管理者。但是在争夺权力,不幸失势的过程中,共有九位管理者在失意之时都选择了前往寺庙内当和尚,而这座寺庙就是今天位于大理的5A景区“三塔风景区”中的崇圣寺风景区。因此,大理国曾被称之为南疆佛国,而该寺庙则被称之为佛都。

南疆佛国的陨落,大理段氏的失败,佛教文化的传承,无不透露着感伤与遗憾。

但是历史的发展规律总是如此,不论是在古时候还是近现代,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不会受到他国的威胁与侵占。但值得一提的是,大理国虽然最终走向了灭亡,但是它为后世遗留下来的佛教文化并没有因此消逝,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底蕴愈发深厚,得到了后世的传承与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