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旭华:科技创新的力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旭华:科技创新的力量

引用
人民网
7
来源
1.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802/c443712-40290946.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Q1FL1F053469M5.html
3.
https://news.ycwb.com/2025-02/07/content_53224761.htm
4.
https://rsj.panjin.gov.cn/2024_08/02_10/content-482020.html
5.
http://www.chinaql.org/n1/2024/1113/c420278-40360517.html
6.
https://www.ctdsb.net/c1716_202502/2367849.html
7.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6135

2025年2月6日,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位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科学家,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01

核潜艇研制的背景与重要性

核潜艇是现代海军的重要装备,具有隐蔽性好、续航力强、打击范围广等特点,是国家海上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末,面对西方国家的“核讹诈”,毛泽东主席作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决断。1958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黄旭华作为最早参与研制的29人之一,开始了他与核潜艇结缘的一生。

02

攻克关键技术,突破重重难关

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黄旭华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当时,中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仅有几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和一个玩具模型。科研人员将玩具模型一一拆开,摸索构思核潜艇的设计图纸。为了保证核潜艇的稳定性,他们采用“斤斤计较”的办法,将所有设备、上万的管线都进行精确称重,最终将数千吨的核潜艇定重测试值与设计值完美吻合。

在核潜艇的关键技术中,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等7项技术最为关键。黄旭华带领团队通过收集大量实验数据,靠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成功突破了这些核心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核潜艇上的4.6万个零部件、1300多种材料,都是由黄旭华与科研团队自主研制的,展现了中国科技人员的智慧和能力。

03

创新试验,开创先例

1988年,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迎来了关键的深潜试验。按设计极限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时,尽管试验前已做了三个月的建造复查,所有参试人员依然心存忐忑。面对压力,已年过花甲的黄旭华院士毅然决定亲自出马,参与深潜。此举也打破了中国人民海军潜艇史上首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的纪录。

黄旭华院士不仅在技术上勇于创新,在试验方法上也敢于突破。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他带领团队采用了许多创新的试验方法。例如,在进行设备安装时,面对重达60吨的反应堆压力容器,他们采取充分发动群众、集聚集体智慧的办法,通过10多辆大马力汽车牵引,翻越十几公里山路后安全运抵基地,再采用推、拉、顶、吊等方式将其成功安装到位。

04

科技创新精神永存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为国奉献、默默耕耘的一生。他不仅推动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他隐姓埋名30年,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亲自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成为全球首位下潜的核潜艇总设计师。他将大部分奖金捐赠给科研、科普和教育机构,用于激励后辈。

黄旭华院士的科技创新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他带领团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靠自主创新,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他的故事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巨大动力和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