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行动》票房遇冷:技术与艺术失衡的反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行动》票房遇冷:技术与艺术失衡的反思

引用
凤凰网
11
来源
1.
https://finance.ifeng.com/c/8gkl0nlRqY4
2.
https://www.sohu.com/a/855161855_100106801
3.
https://www.sohu.com/a/855160069_122004016
4.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wbstock/2025-02-06/doc-ineiptny1550187.shtml
5.
https://m.maoyan.com/topic/206013244
6.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295960/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UDR3F80517GPPO.html
8.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5A0763500
9.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295960//
10.
http://mp.cnfol.com/27009/article/1738828802-141655463.html
11.
http://mp.cnfol.com/27449/article/1738799477-141654630.html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硝烟弥漫,博纳影业重金打造的《蛟龙行动》却在激烈的竞争中遭遇滑铁卢。这部斥资10亿元的军事动作大片,截至2月6日上午9点,票房仅为3.08亿元,在同档期影片中垫底。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红海行动》续集,为何会在春节档折戟沉沙?

01

票房遇冷,口碑两极分化

《蛟龙行动》的票房表现远低于预期,不仅未能延续《红海行动》的辉煌,反而成为博纳影业的沉重负担。影片在豆瓣平台上的评分仅为6.6分,观众评价呈现两极分化趋势。支持者认为这是一部“军迷必看”的硬核军事片,反对者则批评其剧情薄弱、人物塑造不足。

02

技术与艺术的失衡

从技术层面来看,《蛟龙行动》无疑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商业大片。影片采用了全片IMAX摄影机拍摄,片长146分钟,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水准。尤其是潜艇场景的呈现,1:1打造的“龙鲸号”让观众仿佛置身真实的潜艇内部,加上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和精良的视觉效果,营造出震撼的观影体验。

然而,技术的炫目却无法掩盖剧情的短板。有观众指出,影片更像是“纪录片式战争片”,缺乏完整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整部电影充斥着大量的战斗场面,但剧情推进却显得生硬,人物关系的处理也较为粗糙。这种技术与艺术的失衡,导致影片难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03

春节档竞争加剧

2025年春节档堪称“史上最挤”,共有9部新片扎堆上映,竞争异常激烈。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等影片凭借强大的宣发和口碑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相比之下,《蛟龙行动》在排片上受到挤压,黄金场次大幅减少,进一步影响了票房表现。

04

主旋律电影的困境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审美疲劳的问题。《蛟龙行动》作为一部重工业战争大片,不仅拍摄周期长、成本高昂,还占用了公司大量资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类高投入的主旋律电影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05

未来展望

《蛟龙行动》的失利对博纳影业造成了重大打击。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博纳影业的货币资金为17.16亿元,短期借款为7.4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2.72亿元,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债务。这意味着博纳影业在资金链方面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对于中国军事题材电影而言,《蛟龙行动》的遭遇也值得深思。如何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提升剧情质量,如何在主旋律框架下实现创新,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的关系,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尽管《蛟龙行动》遭遇了票房困境,但其在军事题材电影领域的探索仍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一位观众所说:“这部电影有一个无法拒绝的优点——就一点。因为我是土包子,没见过超空泡鱼雷。”这种对军事科技的展现,无疑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这样的作品,丰富春节档的电影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