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4马赫!中国“云行”超音速飞机试飞成功,2031年将首飞
突破4马赫!中国“云行”超音速飞机试飞成功,2031年将首飞
2024年10月,四川凌空天行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云行”超音速飞机验证机试飞成功,飞行速度突破4马赫(约5000公里/小时)。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在超音速客机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了全球航空界的广泛关注。
“云行”超音速飞机的卓越性能主要得益于其创新性的技术设计。该机型采用了先进的冲压发动机技术,能够在14-23公里的高空以3.3-4.1马赫的速度持续飞行。与传统航空发动机相比,冲压发动机具有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推力更大的优势,特别适合高速飞行。
在气动布局方面,“云行”采用了高升阻比乘波体设计。这种设计能够有效降低飞行阻力,提高飞行效率。同时,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和选材,实现了良好的重量控制,为飞机的高速飞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应对高速飞行时的高温挑战,“云行”采用了耐高温轻质化热防护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承受高达1000℃的局部温度,确保了飞机在极限环境下的安全。同时,全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飞机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值得一提的是,“云行”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垂直起降技术。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跑道的依赖,还为小型机场和城市中的直升机场处理超音速飞行器的起降提供了可能,有望推动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
在研发模式上,凌空天行采用了数字化与实飞结合的快速迭代模式。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与高频次高效的飞行验证,快速优化设计方案。这种模式依托于国内成熟的工业化体系,极大地加速了从概念到产品的落地过程。
从全球范围来看,超音速飞机的研发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科技高地。美国的Boom Supersonic、Hermeus等公司都在积极推进相关项目,但目前大多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相比之下,“云行”超音速飞机不仅完成了发动机试飞,还公布了明确的首飞时间表,显示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
市场前景方面,第三方机构IFG预测,基于2023年全球航空运输数据测算,假设高超音速飞行技术走向成熟,在超过5500英里、约10小时飞行时间的长途飞行市场中,预计每年将有1.5亿高净值乘客的市场容量,整体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益有望达到2万~4万亿美元。
对于乘客而言,“云行”超音速飞机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以北京到纽约航线为例,传统民航客机需要约12小时的飞行时间,而“云行”仅需3小时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长途旅行的时间成本。
目前,“云行”超音速飞机项目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验证机计划于2027年首飞,而正样产品则预计在2031年实现首飞。一旦投入商业运营,这款飞机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有可能重塑全球航空运输市场的格局。
中国在超音速飞机领域的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也为全球航空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超音速旅行从梦想变为现实的日子已经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