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固醇的高低好坏的最新研究来了
关于胆固醇的高低好坏的最新研究来了
胆固醇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水平的高低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然而,关于胆固醇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最新的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能在保护中年人大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存在着胆固醇与健康的争议,但目前主流医学观点依然认为高胆固醇水平,特别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胆固醇的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项:
-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 正常范围:小于 5.2 mmol/L
- 边缘偏高:5.2-6.2 mmol/L
- 危险水平:大于 6.2 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坏”胆固醇)
- 理想范围:小于 3.4 mmol/L
- 边缘偏高:3.4-4.1 mmol/L
- 危险水平:大于 4.1 mmol/L
- 高危心血管患者建议目标值:小于 1.8 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好”胆固醇)
- 正常范围:大于 1.0 mmol/L(男性);大于 1.3 mmol/L(女性)
- 越高越好,低于正常值为心血管风险因素
-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
- 正常范围:小于 1.7 mmol/L
- 边缘偏高:1.7-2.2 mmol/L
- 危险水平:大于 2.2 mmol/L
不过,也有一些研究和专家提出不同观点,认为:
总胆固醇水平的意义被过度简化:
仅仅看总胆固醇可能无法全面评估健康风险,更需要关注胆固醇的类型,比如高密度脂蛋白(HDL,所谓“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所谓“坏”胆固醇)的比例。高胆固醇与老年人健康:
有研究指出,对于部分老年人而言,高胆固醇可能有助于抵御感染,维持身体机能。饮食胆固醇影响有限: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食物中胆固醇(如蛋黄)对血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比以前认为的要小。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胆固醇的代谢能力不同,遗传因素、炎症水平、生活习惯等可能对心血管疾病风险起更大作用。
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发表在美国《临床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可能在保护中年人大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容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参与达拉斯心脏研究(DHS)的1826名35~70岁参试者进行了评估。
他们首先检测了参试者空腹时的脂蛋白值,随后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并使用磁共振了解其脑容量。初步评估在2000年至2002年进行,2007年至2009年间,参试者接受了二次评估。
结果发现,小颗粒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较高,与大脑灰质体积较大和认知能力较高有关。
研究人员解释说,高密度脂蛋白的颗粒有多种大小,这可能与它们的功能有关。
新研究发现,可以穿过血脑屏障的小颗粒高密度脂蛋白在维持大脑健康方面,特别是大脑灰质体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中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非常重要。
他们认为,小颗粒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或可作为认知功能下降的一种标志物,用于早期发现认知衰退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心脏协会(AHA)等权威机构仍建议保持健康胆固醇水平,尤其是控制 LDL 水平,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在生活方式上,对如饮食、运动、戒烟以及血压、血糖的管理同样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