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的春节为什么被这几道美食拿捏?
山东人的春节为什么被这几道美食拿捏?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各地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美食文化。在山东,从腊月到正月,各种特色美食轮番登场,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承载着浓厚的亲情和乡愁。
特色炸货
在山东,过年前的传统习俗是要“走油”。因此,炸货成了山东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油炸的食物不仅可以保存长久,还寓意着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顺滑。
炸东西的时候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时候,这时他们会围在灶台边等炸好的食物出锅。炸肉、炸鱼、炸藕(茄)盒......满桌的金黄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
除了各种肉制品,山东人也会炸素的,豆腐丸子、绿豆丸子、萝卜丸子、豆腐泡……还等不到开席,肚子早已被各种炸货填满啦!
灌香肠
山东人的传统过年美食,酒桌上的香肠是不可缺少的。
每逢年关将至,许多人家阳台悬挂的年货,最普遍的便是香肠,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带着酱色的光泽,散发着特有的肉香。
灌香肠的过程相当繁琐,做好却能久放不坏,吃上好几个月。选肥瘦相间的猪肉,把肉搅碎,加上各种调料,搅拌均匀,可以做成五香、麻辣、甜辣……
做好的香肠口感咸香,入口筋道,猪肉肉质紧密,瘦肉不老,肥肉不腻,风味十足。
酥锅
酥锅是鲁中地区淄博、济南等地的春节必备美食之一,尤其以淄博博山地区最为有名,淄博人过年必吃酥锅,这是铁一般的定律。
家家做,年年吃,这是一种习俗,也是对年节的一种敬意。
一锅之内,有肘子骨、五花肉、整鸡、整鱼、藕、海带、豆腐、大白菜等各种材料,口感十分多元。锅内材料煮得酥烂,并且不油不腻,浸满汁水的肉块、弹牙的海带、解腻的白菜……样样滋味十足。
济南的酥锅看起来卖相更好,白菜、猪蹄、鲅鱼、豆腐、海带、莲藕......吃多少切多少,多样的酥味儿,一起组成了这道令人心心念念的菜。
每逢开席,家里熬煮上一锅酥锅,看香气慢慢升腾开来,是极有年味的。
皮冻
儿时关于过年的记忆不只有红包和炮竹,还有大人们每年过节前的熬汤做冻。
皮冻有色白如玉的清冻,也有色如琥珀的红冻。不管是哪种,沾上调料,撒上蒜泥,Q弹爽滑的口感直击味蕾。
皮冻的做法每家都有不同的秘方,喜欢吃花生的加上花生仁,喜欢吃豆子的加上黄豆或者青豆,现在过年大鱼大肉司空见惯了,唯有这一口冻,吃上透心凉,十分痛快!
年糕
年糕又称“粘年糕”,与“年年高”谐音,作为一道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传统美食,口感软糯香甜。
在山东,人们过年时食用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
“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山东的年糕有红、黄、白三色,有的会做成饼状,有的会做成窝头,蒸好的年糕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再进行煎炸,炸熟后软糯香甜,吃后唇齿留香。
传统点心
在许多人儿时的记忆中,只要到了春节,就有香甜可口的零嘴儿吃:馓子、麻叶、糖瓜、江米条、蜜三刀……这是记忆中的年味。
它们或咸或甜,或沾满白糖,或裹满芝麻,总会出现在招待亲朋好友的年下,不仅年味十足,也藏着自己小时候美好的回忆。
淄博的周村烧饼香酥可口,是许多人都很喜欢的点心,青州等地流传的“蜜食”,浆亮不粘、甘甜绵软、香味浓郁。
济南的一大糕点、淄博的景德东、潍坊的隆盛糕点、济宁的曲阜孔府糕点等,都是当地人非常认可的糕点老字号。
水饺
不管别的年节美食你吃没吃,自从迈进年关的那一刻,不管你在哪里,饺子绝对是不得不吃的!这道又当菜又当饭的美食,永远有它自己的舞台。
山东的水饺馅料丰富,各地居民就地取材,除了常见的有白菜猪肉水饺、三鲜水饺等,还有胶东的小伙伴们最熟悉的鲅鱼水饺、虾仁水饺等,不仅馅大肉多,还鲜香无比。
过年的时候,有些地方还会在饺子里包上硬币、红枣、栗子、花生等彩头,据说吃到的人来年会走运哦。
四季轮回,春生夏长,纵有千千万的主食种类,最好吃的无非两种,一是饥肠辘辘的温饱,二是寄托情感的牵挂。
这些年节美食,不只是三餐之间,更像是一种浓浓的思乡团圆之情……有时候,美味何尝不是一种年味呢。这些美食里有没有你家里准备的那一种?赶紧看看有多少人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