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VS叶军:AI会取代人类吗?
刘擎VS叶军:AI会取代人类吗?
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2024上,一场关于AI发展前景的高端对话引发了广泛关注。人文学者刘擎与钉钉总裁叶军,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们对AI未来的看法,这场对话不仅展现了AI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反映了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的深刻思考。
两位嘉宾的背景
刘擎是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和国际政治。作为一位人文学者,他一直关注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在AI时代,他多次表达对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担忧。
叶军则是钉钉总裁,拥有丰富的科技行业经验。他主导了钉钉的多个重要产品创新,包括无影云电脑、视频会议一体机等。作为科技企业的领导者,他对AI技术持乐观态度,认为AI将为社会带来积极变革。
观点交锋:AI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变革?
在这场对话中,刘擎和叶军围绕AI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展开了激烈讨论。
刘擎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AI发展的担忧。他认为,AI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正如他在与许纪霖的对谈中提到的,AI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因为“计算机虽然没有情感,但它知道它要什么。它要大家参与度更高,它要流量更高,所以它认为推送什么信息是最有效的?仇恨。仇恨是非常原始的,结合了人的那种本能。”这种算法驱动的信息推送机制,可能会对民主政治造成威胁。
此外,刘擎还担心AI可能引发的虚无主义问题。他认为,随着AI在越来越多领域超越人类,人们可能会失去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导致精神层面的危机。这种担忧与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之上》中的观点相呼应,即AI的发展可能挑战现有的人文主义叙事,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
与刘擎的担忧不同,叶军则从技术和商业的角度,展现了对AI发展的乐观态度。他认为,AI技术将释放个体的创造力,为社会带来更多机会。在谈到AI对SaaS行业的影响时,他表示:“SaaS在AI时代正迎来越来越多的新机遇……小巧、自由且能灵活切换功能的软件,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反而更具盈利潜力。”
叶军还强调了AI与人类协作的可能性。他认为,AI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成为人类的助手。通过AI与人类的协同工作,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观点与李宁教授的研究发现相吻合,即“合理利用AI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个人与团队绩效,也将推动创新与效率全面提升。”
专家观点:AI的未来发展方向
除了刘擎和叶军的观点外,其他专家也对AI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极客公园IF2025创新大会上总结了AI发展的六大趋势:
- AGI(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发展放缓
- 大模型趋向专业化
- 模型越做越小
- 训练数据质量提高
- 成本降低
- InfraStructure建设基本完善
这些趋势表明,AI技术正在向更专业、更实用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通用智能。这种发展路径可能有助于缓解刘擎所担忧的社会问题,因为更专业的AI系统可能更容易被人类掌控,减少失控的风险。
未来展望:AI与人类的共处之道
从这场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AI的发展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挑战。正如刘擎所担忧的,AI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而叶军则提醒我们,AI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未来,AI与人类的关系更倾向于互补而非完全取代。AI可以协助人类完成重复性强或数据密集型工作,让人类有更多精力专注于创造性和战略性任务。例如,在医疗领域,AI帮助医生分析影像资料,但最终诊断依赖医生的专业判断;在教育领域,AI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教师则负责引导和情感支持。
总之,虽然AI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涉及创造性、情感和深度思考的任务中,人类的作用无可替代。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人机协作,共同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