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

引用
1
来源
1.
http://m.yiwenmi.cn/shiji/256284.html

“两弹一星”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智慧和勇气,更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一伟大事业中,有23位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被称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科学家的光辉事迹。

陈能宽:从耶鲁到祖国的核武器专家

陈能宽(1923.4.28—2016.5.27),湖南慈利人,金属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工程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1947年留学美国,1948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陈能宽领导和组织爆轰物理、特殊材料冶金、实验核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激光技术领域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朱光亚: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

朱光亚(1924-2011),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曾任职于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等。领导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领导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开展堆物理试验,为“两弹”技术突破及武器化作出突出贡献。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同年9月17日,________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邓稼先:两弹元勋

邓稼先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一个民族英雄,因为邓稼先始终奋斗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让我国在军事方面强大起来,再数十年后,他又为国家创造了氢弹,再次让我国在科学事业上再次飞跃邓稼先造原子弹和氢弹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困难,许多技术上的困境,但他从不放弃,一直抱着坚定地信念坚持到底的研究科学技术,最好把国家的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因为从事的事业让他会常常接触有害物质邓稼先的身体曾遭受过三次的伤害,导致他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本来他的病是可以好起来的,但他没有好好休息,仍然坚持做实验,要造好原子弹。因为他的身体坚持不住,所以在第三次的手术中,因大出血而死亡。他的潜心钻研科学事业,忘我工作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不已。我突然想起我自己在困难面前退宿的一件事

周光召:战略科学家的远见

周光召胸怀祖国、淡泊名利,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以战略科学家的洞察力,高瞻远瞩地谋划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他提携后辈,积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周光召的离世,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损失。他杰出的科学成就和崇高的精神风范将永载科技史册,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的事迹,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智慧和勇气,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