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溪传奇》纪录片揭秘:名人辈出的江南古镇
《塘溪传奇》纪录片揭秘:名人辈出的江南古镇
2025年2月,由中央电视台、中共鄞州区委宣传部等联合拍摄的纪录片《塘溪传奇》在央视科教频道首播,带领观众走进这座孕育了多位世界级大师的江南古镇——塘溪。
天然氧吧,山水如画
塘溪镇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北倚东钱湖,南枕象山港,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江南古镇。这里不仅有青山绿水的自然美景,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白岩山,天台山脉北域延伸段的第一高山,是宁波鄞州水脉的摇篮。从白岩山流下的清冽溪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也孕育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堇山湖,作为梅溪水库的别称,是塘溪镇最为壮美的风景线之一。这座蓄水量高达3000余万立方米的水库,不仅为当地提供了灌溉、供水、发电等多重功能,更成为了游客休闲旅游的热门去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千年古镇,人文荟萃
塘溪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自唐德宗贞元年间就有苏州官员童晏携子迁居于此,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塘溪镇发展繁荣,成为富庶一方的江南古镇。古镇内保存着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见证了这座古镇的沧桑变迁。
名人辈出,精神传承
塘溪镇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这里孕育出的众多世界级大师。生物克隆先驱童第周、书法泰斗沙孟海、昆虫学巨擘周尧、油画家沙耆等四位世界级大师,以及50余位国内知名的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如同繁星点点,谱写了塘溪的辉煌人文篇章。
童第周故居是一幢典型的江南水乡四合院式民居,矗立在梅溪边,高高的门楼仿佛是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在这里,童第周度过了他整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6个春秋都镌刻在这幢老宅的每一个角落。如今,村里将童第周故居修缮一新,开辟为小型博物馆,让后人得以瞻仰这位伟大科学家的风采。
沙氏故居位于沙村的北侧,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那是一幢二进四开砖木结构旧式楼房,其主体建筑坐北朝南,背倚青山,面朝大溪,环境幽雅,风光旖旎。这幢故居,是沙孟海(沙文若)、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文度五位沙氏兄弟曾经的居所,他们在此出生、成长、奋斗,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记忆。如今,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珍藏的沙孟海亲笔书信,传递着历史的温度,沙耆亲手雕琢的沙文求烈士雕塑,是一座永恒的丰碑。此外,展厅内还陈列着沙文汉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合影,以及沙文汉、陈修良的选集,还有沙氏兄弟曾经翻阅过的书籍,共计200余件展品,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周尧故居是一座经过精心修缮的长方形四合院,一进三合式的建筑格局,正门侧门俱全,古朴而庄重。屋前天井,以鹅卵石铺就。故居紧邻清浅的溪水,每当春夏之交,林间蝴蝶纷飞,飞蛾翩跹,正是这片山清水秀之地,激发了周尧对昆虫世界的无限好奇与热爱。面对风雨飘摇的祖国,他更是立下了报国之志,远赴他乡求学,直至留学意大利,奠定了其一生热爱祖国、献身昆虫科学研究的事业根基。
创新发展,文旅融合
近年来,塘溪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2024年首届“亚大杯”逐风塘溪跑山赛的成功举办,就是一次创新尝试。赛事设置了逐风组、听花组和红脉组三个组别,线路深度串联塘溪山水人文景点,让参赛者在运动中感受古镇魅力。
同时,塘溪镇还推出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包括红色研学线路、名人故居游、山水休闲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古镇内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便捷,适合自驾游和周末休闲度假。
未来展望
随着《宁波市海曙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塘溪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规划中提出,塘溪镇将围绕“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的总体定位,具体承担四个职能,包括都市枢纽门户区、千年甬城核心区、数字经济创新区、共同富裕样板区。到2035年,塘溪镇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内一流强区。
这座千年古镇,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发展理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塘溪传奇》的播出,无疑将为这座古镇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