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主演揭秘幕后故事:从潜水训练到水下拍摄的艰辛历程
《蛟龙行动》主演揭秘幕后故事:从潜水训练到水下拍摄的艰辛历程
作为中国首部核潜艇电影,《蛟龙行动》自上映以来就备受关注。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中国海军的深海战斗实力,更让观众看到了演员们在拍摄过程中的艰辛与付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电影的幕后,听听演员们讲述他们如何从普通演员变成“深海战士”。
从零开始的潜水训练
在电影中,演员们需要完成大量的水下戏份,这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专业的潜水技能。据主演黄轩透露,这是他拍戏以来训练时间最长的一次。演员于适也感慨道:“电影里加入了很多潜水元素,对我们每一位演员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为了达到电影中的要求,演员们接受了近乎严苛的军事级别训练。训练过程中,教练会模拟实战环境,制造各种障碍。于适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教练在黑暗中拔掉了我们的氧气罐,摘掉我们的面镜,视线全是模糊的。”这种训练不仅考验演员的潜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素质。
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所有参与水下戏份的演员都拿到了专业潜水证书。这种从零到专业的转变,让演员们在拍摄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水下拍摄:挑战与危险并存
拿到潜水证书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实际拍摄。在深海环境中,演员们不仅要面对水压、黑暗等自然条件的考验,还要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戏。
女演员蒋璐霞在拍摄中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在一场密闭舱内的戏份中,她饰演的佟莉被压在巨型管道下:“当时我氧气瓶里一点气都没有了,吸了三大口水。身上的装备浸水后有70多斤,我往外逃但发现根本没有力气,那种恐惧感到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起鸡皮疙瘩。”
另一位演员韩东君则需要在水中背负重达90斤的装备完成打斗戏份。他坦言:“观众们不会知道你身上加体重是两百四十斤,所以得打出动作极快极迅速的身法。”
“魔鬼导演”的高标准
提到《蛟龙行动》的拍摄,就不得不提导演林超贤。这位以严格著称的导演,对演员和制作团队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林超贤导演表示:“一直以来都不是我挑演员,而是演员挑我,他觉得可以做到更好,可以经受得住更大的挑战,他就来。”这种高标准不仅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上,更贯穿于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
为了追求真实感,剧组不惜花费巨资,1:1还原了“龙鲸号”潜艇。这艘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的庞然大物,内部结构精细到每一个仪表盘螺丝钉都经过精心设计。演员张涵予在第一次进入搭建好的“龙鲸号”时感叹:“全都用的真材实料,门把手都是有重量的感觉,所有的舱门也都是咬合住的,包括大大小小的屏幕,得有几百块。”
趣味花絮:演员间的化学反应
除了紧张刺激的拍摄过程,片场也不乏轻松有趣的时刻。在一次拍摄定妆照时,演员段奕宏意外遇到了两位老战友——范雷和李晨。范雷细心地为段奕宏整理衣服,李晨则上前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原来,这三位演员曾在《士兵突击》中分别饰演袁朗、老马和吴哲,19年后再次重聚,不禁让人感慨时光的流逝。
突破与创新:中国军事电影的新篇章
《蛟龙行动》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军事动作片,更代表了中国电影在潜艇题材上的突破。导演林超贤表示:“每个大国都应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潜艇电影。”为了确保电影的专业性,剧组邀请了多位军事专家,尤其是离退休的潜艇专家参与创作。片中的军事术语和战术动作都经过了严格考证。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还呈现了一些以往电影中较少见到的元素,如声呐兵的作战场景。声呐兵被誉为潜艇的“眼睛和耳朵”,在作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王俊凯的精彩演绎,观众得以一窥这一神秘兵种的工作状态。
结语:一部值得期待的佳作
《蛟龙行动》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良的制作和演员们的出色表现,更在于它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实力和风采。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人在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如果你对军事题材感兴趣,或者想感受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那么《蛟龙行动》绝对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