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洗澡不当竟致死?日本年均1.4万!
冬季洗澡不当竟致死?日本年均1.4万!
你可能不知道,冬季洗澡竟然也有致命风险。据日本东邦大学医疗中心佐仓医院循环科的东丸贵信教授介绍,日本每年因洗澡不当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1.4万人,其中9成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在12月和1月期间,由于温差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在洗澡时摔倒从而溺死的情况尤为突出。为了避免悲剧发生,请务必记住正确的洗澡方式:水温应控制在38-41℃之间,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洗澡顺序应该是洗脸→洗身→洗头。此外,洗澡前先热热身也是预防晕厥的有效方法。让我们一起科学洗澡,健康过冬吧!
为什么冬季洗澡更危险?
寒冷的冬天,回家后洗一个热水澡,既暖身,又能卸下一天的疲惫。但是,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常活动,却可能暗藏风险。英国《科学报告》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与洗澡有关的2689个死亡病例,结果表明: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90%以上的死亡病例为65岁以上老人,且几乎都发生在浴室中。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琼解释说,冬季洗澡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温差过大: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如果浴室温度过低,突然接触热水会导致血管快速扩张,血压下降,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水温过高:热水会使皮肤表面的油脂流失,导致皮肤干燥,对于老年人来说,还可能因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而引发各种皮肤问题。
洗澡时间过长: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身体缺氧,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浴室环境:冬季为了保暖,很多人会关闭门窗洗澡,导致浴室通风不良,容易缺氧,加上地面湿滑,增加了摔倒的风险。
如何科学洗澡?
既然冬季洗澡有这么多风险,那是不是意味着冬天就不要洗澡了呢?当然不是!正确的洗澡方式可以大大降低这些风险。
控制水温:水温应略高于体温,大约在38-41℃之间。水温过高会刺激血管扩张,增加心脏负担,而水温过低则容易感冒。
缩短时间:每次洗澡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以内。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时间更短,大约10分钟左右即可。
合理安排频率:冬季不需要每天都洗澡。一般情况下,每周1-2次就足够了。过度洗澡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层,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注意浴室安全:保持浴室通风,避免密闭。地面要保持干燥,最好铺设防滑垫。老年人可以准备一个小板凳,避免长时间站立。
选择合适的时间:不要在空腹或饱餐后立即洗澡,建议饭后1-2小时再洗澡。酒后也不宜洗澡,容易引发头晕、眼花等症状。
老年人特别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因此在冬季洗澡时需要特别注意:
水温不宜过高:老年人的皮肤较薄,建议水温保持在34-37℃之间,冬季可稍高至37-40℃,但不要超过42℃。
时间要短:老年人洗澡时间不宜过长,10-15分钟为宜,避免心脏负担过重。
防止摔倒:浴室要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垫。老年人可以使用淋浴椅或坐浴盆,减少站立时间。
注意保暖:洗澡前可以提前预热浴室,保持适宜温度。洗完澡后及时擦干身体,穿上衣服,避免着凉。
保湿护肤:老年人皮肤容易干燥,洗澡后应及时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水分。
安全第一:老年人洗澡时不要反锁门,以防发生意外时无法及时得到帮助。
特殊人群: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洗澡前可以先做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原地踏步、搓脚等,避免冷热交替引发疾病。
冬季洗澡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采取正确的洗澡方式,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风险。记住,科学洗澡不仅能保持个人卫生,还能促进身体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洗澡习惯,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