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中招,抓住48小时黄金治疗,告别流感病毒。
流感中招,抓住48小时黄金治疗,告别流感病毒。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分为甲型和乙型。在流感高发季节,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合理治疗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流感的传播与症状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分为甲型和乙型,甲型流感更为常见,即"甲流"。流感病毒具有抗原变异特性,传染性强,冬春季高发,潜伏期1-7天,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甲流即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流通常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老年人、存在基础疾病等人群易引发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甲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的预防措施
1. 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异,因此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接种流感疫苗。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每年9-11月份接种流感疫苗。在这个时间段接种,可以更好地为即将到来的流感高发季做好防护。对于未接种疫苗人群若符合适应证应尽快接种,并且在暴露前用药至疫苗接种后2周,以确保在疫苗产生足够免疫力之前有一定的防护。
2. 暴露后药物预防
对于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后尚未获得免疫力),应在暴露后48小时内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75mg,每日一次,用7天。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减毒流感疫苗两周内不应服用奥司他韦,服用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不应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以免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3.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关键。首先要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病毒。同时,应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场所,若必须前往时应佩戴口罩。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有助于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4. 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更好地预防流感。要做到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适量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流感的治疗方式
1. 判定重症流感高危患者
重症流感高危患者主要包括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就诊患者。具体来说,慢性病患者、孕妇、5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密切接触流感患者的医护工作者、免疫妥协人群、流感样症状迁延不愈(≥5天)、出现并发症以及原发病加重的患者都属于重症流感高危人群。比如,小于五岁的儿童,尤其是小于两岁的幼儿,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高肥胖患者,体重指数超过30;孕妇还有围产期的妇女。
2.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在流感的治疗中需谨慎使用。像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无法治疗病毒感染,所以不建议在不明确病原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3. 抗病毒治疗与对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应在流感高发季节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能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早期在48小时之内使用,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对症治疗包括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止咳药(如右美沙芬)等缓解症状。同时可结合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