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张小中:四个穴位助你告别头晕困扰
老中医张小中:四个穴位助你告别头晕困扰
头晕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不适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低血压、高血压、颈椎病、内耳问题等。对于轻度头晕,除了及时就医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自我治疗方法来缓解。老中医张小中,从事中医内科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40余年,在头晕眩晕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推荐了四个简单易行的穴位按摩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头晕症状。
眉心穴位:改善脑供血,缓解头晕
眉心穴位,也被称为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正中央。这个穴位与心脑健康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刺激这个部位能够获取长生延年的“内丹”。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按摩印堂穴可以改善脑供血,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右手的中指伸直,其他手指弯曲;将中指的指腹放在眉心位置,用指腹揉按穴位,用力要适度;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大约2至3分钟。也可以直接用拇指按摩,或者采用右手拇指、食指捏起两眉间的皮肤稍向上拉的方法,每日早晚各提拉50至100次。
功效:不仅能改善头晕、头痛,还能增强记忆力、改善视力减退。对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头昏、头痛、嗅觉功能减退等也有明显的调理作用。
第二掌骨中点:缓解头晕目眩
第二掌骨中点,即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靠近第二掌骨中点。这个穴位是治疗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有效穴位。
按摩方法:将拇指和食指合并起来,找到肌肉的最高处位置;用拇指点一下再松一下的方法点揉穴位;早晚各一次,每次两分钟。
功效:能有效缓解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适合因阴虚、气血不足、肾精不足或痰湿较重导致的头晕。
枕骨两侧凹陷处:治疗头晕头痛
枕骨两侧凹陷处,即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这个穴位是治疗头晕头痛、颈项强痛等颈椎疾患的重要穴位。
按摩方法:找对穴位,将双手拇指放在风池穴上,点按30秒,再按揉两分钟;早晚一次,每次一组。
功效:能有效治疗头晕头痛、颈项强痛、落枕等症状。既可祛外风清利头目,又能消内风平抑肝胆,是治风之要穴。
眉梢外眼角穴位:活血通络,改善眼疲劳
眉梢外眼角穴位,即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这个穴位能活血通络,补益气血,有效改善眼疲劳,缓解头痛、头晕等不适。
按摩方法:找对穴位,将双手拇指放在太阳穴上,缓慢作顺时针旋转7-8圈,再逆时针重复;早晚一次,一次两分钟。
功效:能有效改善眼疲劳,缓解头痛、头晕等不适。对因过度劳累、太阳穴出现胀痛、重压的感觉时,按摩此穴效果显著。
注意事项
- 这些穴位按摩方法仅适用于轻度头晕症状的缓解,如果头晕持续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
- 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红肿或疼痛。
- 每天坚持按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头晕的发生。
通过以上四个穴位的按摩,可以有效缓解头晕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意见,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