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从章太炎看人生追求
凤凰涅槃:从章太炎看人生追求
“宁与凤凰比翼,不随鸡鹜争鸣。”这句诗出自章太炎先生,表达了他追求高远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章太炎先生以其卓越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展现了真正的革命者精神,堪比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杭州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深受民族主义思想影响。甲午战败后,章太炎毅然走出书斋,投身革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者。
在革命道路上,章太炎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七次被追捕,三次入狱,但始终不屈不挠,坚持革命理想。特别是在1903年的“苏报案”中,他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而被捕入狱,被判监禁三年。在狱中,他不仅没有消沉,反而利用这段时间深入研究学术,完成了《訄书》等重要著作。
章太炎的革命精神不仅体现在对理想的坚守上,更体现在他对同志的无私帮助上。他曾经说过:“吾辈不患无才,患无德;不患无德,患无志;不患无志,患无恒。”这种高尚品格在他营救刘师培等革命同志的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刘师培曾是章太炎的弟子,后因思想转变而与章太炎产生分歧。当得知刘师培因政治原因陷入困境时,章太炎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四处奔走营救。这种胸怀宽广、以德报怨的精神,正是章太炎“凤凰涅槃”般品格的生动写照。
除了革命活动,章太炎在学术上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他一生著述400余万字,在经学、哲学、文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等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百科全书”。
然而,章太炎始终认为“立身为本,立德为先”。他曾说:“学问之事,非可急就,亦非可缓图,要在持之以恒,而其本则在立德。”这种强调道德修养的思想,体现了他对人生追求的深刻理解。
章太炎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理想、坚守信念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宁与凤凰比翼,不随鸡鹜争鸣”的崇高精神。在当今社会,这种追求卓越、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以章太炎先生为榜样,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