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过敏季,如何正确使用二盐酸西替利嗪?
秋冬过敏季,如何正确使用二盐酸西替利嗪?
秋冬季节是过敏高发期,许多过敏体质的人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症状。西替利嗪作为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如何正确使用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秋冬过敏有哪些特点?
秋冬季节过敏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气候因素:立秋过后,气候由潮湿转为干燥,皮肤变得敏感。加上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变大,冷热交替刺激,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过敏症状。
环境因素:秋季存在一些常见的过敏原,如动物皮屑、花粉、尘螨、霉菌孢子等,这些过敏原在秋季容易散布在空气中,人们接触后引起过敏反应。
饮食因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食物种类丰富,荨麻疹患者如不注意饮食,吃了鱼、虾、蟹、芒果等容易诱发过敏的物质,就容易诱发荨麻疹的复发。
西替利嗪是什么药?
西替利嗪是一种第二代选择性组胺H1受体阻断药,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相比,西替利嗪的抗过敏效果虽然略弱,但镇静和嗜睡的副作用更少。它可以用于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咳嗽及食物过敏等。
如何正确使用西替利嗪?
成人用量:每日10mg,可于晚餐时服用或睡前服。
儿童用量:
- 6个月至2岁:应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建议使用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的滴剂、口服溶液等剂型
- 2-6岁:建议使用盐酸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溶液、糖浆剂、颗粒剂
- 6岁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片剂或液体剂型均可选择
- 特殊人群: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 老年人用药安全性较高,但需注意个体差异
- 肝功能不全患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 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使用西替利嗪有哪些注意事项?
服药时间:建议在每天相对固定的时间服用,饭后服药可减少胃肠道不适。睡前服用可减少嗜睡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嗜睡、口干、头痛等轻微副作用,严重时需立即就医。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酒精或中枢抑制药同时使用,以免加重嗜睡等不良反应。
驾驶和操作精密仪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皮试影响:在做皮试(皮肤过敏测试)前的约48小时应中止使用西替利嗪,因为药物的抗组胺作用会阻止或降低皮试的阳性反应发生。
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有什么区别?
西替利嗪中含有左西替利嗪和右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主要发挥抗过敏的作用,而右西替利嗪抗过敏的作用很弱而且易导致镇静、嗜睡的副作用。等效剂量为10mg西替利嗪=5mg左西替利嗪。
特殊人群如何选择合适的剂型?
目前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的剂型多样,包括片剂、胶囊、口服溶液等,具体用法如下:
- 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每日10mg(如片剂1片或滴剂20滴),晚餐时服用或睡前服。
- 1-6岁儿童:每日半量,早晚各一次,每次约10滴。
-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使用西替利嗪有哪些常见误区?
随意停药:应遵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停药。即使症状消失,也应按疗程服药,防止复发。
超量服用: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不要自行增加剂量。
忽视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酒精或中枢抑制药同时使用,以免加重嗜睡等不良反应。
不注意特殊人群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不关注不良反应:如果出现嗜睡、口干、头痛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西替利嗪是安全有效的抗过敏药物,但具体疗程和剂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