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能驾驶示范区:从600平方公里到3000平方公里的跨越
北京智能驾驶示范区:从600平方公里到3000平方公里的跨越
2024年2月,北京亦庄往返大兴机场的自动驾驶载人示范线路正式开通,这是北京首次面向公众开放高速公路自动驾驶,也是全球首都城市机场首次开放自动驾驶接驳载人示范。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北京智能驾驶示范区建设迈入新阶段。
北京智能驾驶示范区:从“聪明的车”到“智慧的路”
自2020年9月启动建设以来,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实现600平方公里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覆盖,包括经开区60平方公里以及通州、顺义部分区域的440平方公里范围。目前,示范区已在1115个路口完成智能化升级,建成全国最大范围的C-V2X联网成片区域。
智能化改造带来的交通改善效果显著。数据显示,在示范区关键路口交通流量增加20%的情况下,平均停车次数下降22%,平均行驶时间缩短12%,平均速度上升12%。同时,路侧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已下降超过70%。
商业化应用:从封闭测试到开放运营
自动驾驶出租车:从亦庄到大兴机场
目前,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萝卜快跑等企业已在亦庄地区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乘客可通过相关App预约用车,体验科技感十足的出行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均已获得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至亦庄之间的自动驾驶载人示范许可,这是北京首个开放道路场景下面向公众的高速道路自动驾驶载人示范活动。
自动驾驶小巴: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周边,自动驾驶小巴已投入运营,为市民提供从地铁站、停车场到场馆的接驳服务。截至3月19日,已累计有5000多人次乘车体验。这些小巴车配备多组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感知设备,可实现360度无死角感知,即使没有方向盘也能平稳行驶。
政策法规: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北京市正在加快立法步伐。《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预计将于2025年实施。该条例将为L3以上级别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管理提供清晰、透明的制度规范。
截至目前,示范区已为33家测试车企、近900台车辆发放道路测试牌照,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3200万公里,占全国总测试里程的四分之一以上。
未来展望:从600平方公里到3000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北京智能驾驶示范区将在今年6月完成3.0阶段任务,随后将启动4.0阶段建设。未来示范区将围绕四环路到六环路之间进行规划扩区,规划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涵盖朝阳站、丰台站、清河站、城市副中心站、首都国际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
从最初的60平方公里到未来的3000平方公里,从封闭测试到开放运营,北京智能驾驶示范区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政策逐步完善,一个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未来交通体系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