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非遗游海南!家喻户晓的文昌鸡味道,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跟着非遗游海南!家喻户晓的文昌鸡味道,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文昌鸡是海南四大名菜之首,以其皮脆肉嫩、香味浓郁而闻名。作为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鸡的养殖与烹调技艺凝聚了海南人民的智慧和匠心。从选种、孵化到放养、笼养,再到多种独特的烹调方法,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记忆的承载体,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轨迹,是一个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和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源泉。千古传承,流转不歇,作为公共文化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生命的延续至关重要。
《魅力海南·多彩非遗》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南省群众艺术馆(海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匠心打造,推出《魅力海南·多彩非遗》系列宣传片,将非遗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以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海南非遗魅力!本系列宣传片一共40期,每周推出一期。
天地之间的万物,给生活以万般滋味,而幸福的滋味一定是带点甜的,就像童年的糖一般。在上一期《魅力海南·多彩非遗》系列宣传片中,我们一起了解了甜蜜诱人土法制糖技艺。今天,《魅力海南·多彩非遗》系列宣传片第十期,美食之旅不停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该技艺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视频观看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行观看。
说起海南,人们想到的是椰林树影,水清沙幼。而说到海南的美食,必定少不了文昌鸡。文昌鸡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肥而不腻,是海内外闻名的海南美食。
如同海南清新宜人的海滩风光,海南的美食最突出的同样是清爽的原汁原味,文昌鸡也是如此。从一开始的养殖到烹调,文昌鸡都有着严格的流程,因此造就了经久不衰的品质与口碑。
文昌鸡的养殖
文昌鸡的养殖有四个阶段:
- 选种:选用纯正鸡种,纯正鸡种体型小、耐粗料、抗热好。
- 孵化:用稻草作窝,由母鸡进行孵化。
- 放养:孵化后的小鸡在园林中进行放养,啄食昆虫、榕树籽等。放养约125天。
- 笼养:离地笼养,进行增肥。笼养约70天。
当鸡的尾部肥大、胸部丰满、羽毛光泽,重量达标时,才能作为肉鸡宰杀。
文昌鸡的烹调
文昌鸡的烹调,大致有五种方法:
- 煮鸡:加入姜片、精盐,在水温约80度的热水中煮30至40分钟可出锅。煮鸡又称为白切鸡,亦或白斩鸡,是文昌鸡的传统食法,这样的烹调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鸡的原汁原味。
- 蒸鸡:将鸡用蒸汽加热,大约三十分钟可蒸熟。蒸熟的鸡肉嫩滑爽口,味道恰到好处,别有风味。
- 炖鸡:将鸡处理好放入炖盅,然后将炖盅放入蒸汽炉中,高温加热,15分钟出锅。
- 盐焗鸡:密包的鸡上洒盐,用盐掩盖鸡身,慢火加热,约40分钟即可。
- 烧鸡:将文昌鸡用蜜汁浸泡,然后烤制20分钟,鸡身变红即可。
无论哪种食用文昌鸡的方法,都来自灶边人的精心烹调,经过地域文化的不断培育,成为是海南省最负盛名的特色传统名菜。
无鸡不成宴席。吃鸡作为一种传统被烙在海南人的生活中,与东山羊、和乐蟹、加积鸭一起构成了海南四大名菜。它们多以“白灼”见长,以“素颜”的形态展示在海南美食文化餐桌上,作为代代相传的地方美食,成为海南一个独特的文化载体。
注:本图文由走进文昌编辑发布,来源于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微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素材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邮箱:zoujinwenchang@126.com
运营支持:年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