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曝光摄影技巧:从入门到精通
多重曝光摄影技巧:从入门到精通
多重曝光摄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在同一张照片上叠加多个画面,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照片的艺术性,还能让摄影爱好者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本文将详细介绍多重曝光的原理、相机设置方法以及多种实用的拍摄技巧,帮助你轻松掌握这一摄影技法。
什么是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是摄影中采用两次或者更多次独立曝光,然后将它们重叠起来,组成单一照片的技术方法。由于其中各次曝光的参数不同,因此最后的照片会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多次曝光,可以超时空叠合任意对象,可以实现许多独特的、赏心悦目或寓意深远的艺术效果,有时只有重曝叠在一起才知道效果,这种神来之笔的喜悦也是重曝的乐趣。
相机设置与模式选择
多重曝光拍摄需要在菜单里设置,不同型号的相机会略有差别。以下是基本的设置步骤:
- 进入相机菜单,找到「多重曝光」选项
- 选择「启用」
- 设置拍摄张数:可以选择2-9张
- 选择多重曝光模式:一次多重曝光或连续
相机通常提供四种重叠模式:
加法(叠加):相机不自动调整原始照片的曝光,直接叠加在一起,所以合成后的照片会变亮。选择这个模式的时候,前期拍摄需要把曝光控制偏低一点。
平均:根据堆叠的张数,相机会自动调整原始照片的曝光,让合成后的照片亮度正常。
明亮(亮化):对堆叠的照片仅采用亮部进行叠加,可以理解为保留“明亮”部分。
黑暗(暗化):对堆叠的照片仅采用暗部进行叠加,可以理解为保留“黑暗”部分。
多重曝光拍摄技巧
人像摄影中的多重曝光
- 重叠效果:把人像和另一张图叠加到同一个画面,基本上都是以人像为轮廓,再用另一张图的内容作为填充,虚实结合。拍摄重叠效果的时候,人像部分的照片尽量选简洁的背景,把人的的轮廓拍清楚,可以直接拍成剪影。
- 分身效果:在同一张照片里有2个或以上的人,同一个人。模式选择“平均”,把相机固定好,想要几个分身就对应设置好拍摄张数,想好站位之后就可以开始啦,一个站位拍一张。拍摄分身效果的时候,建议使用手动对焦,不然人换了位置之后,相机重新对焦可能会导致背景不重合;另外可以把光圈调小,这样无论人站在哪个位置,都是清晰的。
- 残影效果:残影跟分身有点类似,都是同一张照片同一个人的多个影像,残影可以营造朦胧美,或者表现运动时的动态美。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
自然光机内合成,自然光适合拍残影的朦胧美,建议选择“平均”模式。固定相机后,拍完一张就让模特小幅度挪动,一定要小幅度,不然身体没有重叠部分,效果会差很多。背景选择上,依旧建议是找简约一点的。
闪光灯频闪,闪光灯适合拍残影的动态美,需要一个外接闪光灯,但相机不需要开启多重曝光功能,只需要把快门调慢。首先,选一个纯色的背景,灯光暗一些,这样闪光灯不亮的时候,相机就拍不到东西,然后闪光灯开启频闪功能,每闪一次就照亮一次人物,相机就会记录下那一刻的画面,最终就形成了一连串的身影啦。
同一人物不同焦段:多次曝光的难点在于叠合的元素不应互相破坏、互相干扰,而应该相辅相成、相互扩展,其效果不是多组元素之和,而是多组元素之积。人像在面部特写、全身照之间叠加,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通常阴影部分的明叠暗是最佳的叠加方式,而人物的叠加往往在大片的阴影处和黑色的头发是叠加的适合区域。
同一人物固定机位的重曝:固定机位和背景不变,人物并没有被复制成多人,但在某些特定的元素上,通过多次的叠加,可以使画面中的各个物体都呈现最完美的一面。
人像与建筑的重曝:这种叠加方式人物尽量要小一些,目的是和景物融合,这种方式尤其适合结构复杂的建筑,建筑结构越复杂,盗梦空间般的奇特效果就越明显。
人像与景物特写的重曝:多重曝光是一种实现想法的表现方式,拍摄中要多观察环境,有意识的安排画面。
风光和静物的重曝:在拍摄风光时,通过重曝将树木、花朵等叠加在一起,可以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印象深刻。
剪影+变换焦段:相机和拍摄对象保持不动,只需要变换焦段,进行多次曝光,拍摄一个远景+近景就。虚实结合,更有层次感,
建议在傍晚波光粼粼的海边、湖边拍摄更有感觉。
风光摄影中的多重曝光
虚实多重曝光:选择“加法”,拍摄张数“2张”。例如(图一)具体拍摄思路:光圈优先模式,选择大光圈F4-5.6,手动对焦,转动调焦环,让画面微微模糊些。以简洁的墙面作为整幅画面的背景,使其以粗略的轮廓呈现,拍摄结束,再选择小光圈,F8-11左右,手动对焦切换到自动对焦,把建筑放在下方简洁的墙面上,不要跟背景上方的建筑线条重叠,导致画面的切割。
(图一) 刘佰忠/摄影
虚实多重曝光,多用在浅色系的花卉、夜景车轨(虚焦的光斑与长时间曝光的车轨以及城市叠加)、唯美人像、色彩淡雅的风光场景。
除此之外,傍晚时分,弱光拍摄荷花,配合减光镜、三脚架,慢速摇拍,拍摄动静结合的荷花拖影,是“虚实”的另外一种创作手法。连续多重曝光:选择多次曝光,通过连续拍摄3张或5张,在拍摄过程中因为摄影师自身的身体或者相机轻微移动而产生画意的效果。也可以刻意的上下左右轻微移动相机,以产生影像的略微错位而让画面色彩如水粉画的笔触晕染开来。多重曝光中的“加法”让最终画面变亮,拍摄前曝光补偿要做相应的调整。推荐参数:拍摄2张,曝光补偿-1EV;拍摄3张,曝光补偿-1.5EV;拍摄5张,曝光补偿-2EV。(图二)拍摄于安徽合肥的植物园,这让我想起了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本桥》,那一抹绿色,通过5张连续多重曝光,最终画面脱离了形状轮廓的描绘,朦胧、模糊、梦幻,“意”象渐渐浮现在眼前。
(图二) 王耘/摄影纹理多重曝光:前面两种思路是拍摄同一种物体,拍摄位置没有太多变化,而纹理多重曝光,通过纹理的刻画和选择来呈现画面的质感。在拍摄对象的选择上,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体。通过饱和度高的色块填充深色区域,从而强化艺术感染力和画面内在的张力。(图三)大面积的油菜花与深色的山脉、木桥叠加后,拓展了画面的空间维度。
(图三) 龚维皖/摄影用“黑暗”模式拍摄画意:
1、选择“黑暗”模式;
2、拍摄张数选择4张;
3、高速连拍;
4、按下快门时轻微上下左右晃动相机。用“平均”模式拍摄水墨丹青梅花:
1、选择“平均”模式;
2、拍摄张数选择2张;
3、第一张拍摄器材的梅花;
4、第二张手动对焦拍摄虚化的枝干。
创意拍摄技法
单纯多次曝光:在拍摄时,相机和被摄物体都保持不动,对被摄物体不同的时间或不同光线照射下进行多次曝光,这也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层次感。
变换焦距多次曝光:拍摄静物时,可以采用变换焦距的方法,一次使用实焦拍摄,一次使用虚焦拍摄。如下图,灯光拉变焦三次,叠加到塔上。
遮挡法多次曝光:先遮挡镜头的一半拍摄一次,然后再遮挡镜头的另一半拍摄不同位置的,这样就可以将拍摄物体同时曝光到底片上了。
叠加法多次曝光:在画面的某些区域预先留出位置,在预留区域内多次曝光,也可以形成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效果。
冷叠暖:冷色和暖色对比是构成明显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赋予色彩表现力的重要方法。暖色有前
实践与创作
多重曝光摄影的魅力在于其无限的创意空间。你可以尝试将自然风光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创造出超现实的场景;也可以将人物与抽象的纹理叠加,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尝试和犯错,每一次失败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多重曝光摄影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叠加不同的画面,你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讲述更丰富的故事。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摄影爱好者,都可以通过多重曝光技术,为自己的摄影作品增添更多艺术性和趣味性。拿起相机,开始你的多重曝光创作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