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城—2024”:粤港澳消防救援演练开创跨境协作新篇
“联城—2024”:粤港澳消防救援演练开创跨境协作新篇
2023年11月,一场规模空前的消防救援实战演练在粤港澳大湾区上演。这场名为“联城—2024”的演练,由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香港消防处、澳门消防局共同举办,旨在提升三地防灾救灾水平。演练模拟某地发生6.2级地震,受灾严重,建筑物倒塌,大量人员被埋压。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响应,调度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救援,总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香港消防处、澳门消防局根据粤港澳三方协作框架协议调派救援人员、车辆、装备,通过“绿色通道”实施跨境增援。
演练科目:全方位覆盖各类救援场景
此次演练共设置11个科目,涵盖城市建筑物高空救援、山岳绳索“T”型救援、建筑物倒塌破拆救援、复杂区域生命搜索救援、井下受限空间救援、直升机物资投送与伤员转运等多个方面。演练中,全链条设置机制启动、信息共享、联络互通、灾情共商、联合指挥、协同救援、保障融合等演练内容;全流程设置导调跟踪指导、裁判现场评估,间隙组织技术交流和救援策略评估;全要素设置作战指挥、协调联络、作战安全、导调评估和通信、政工、宣传、战勤功能组遂行保障,是一次集响应、信息、指挥、救援、保障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协同型实兵、实装、实战联合演练。
创新亮点:首次跨境联合演练
此次演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跨境”性质。这是粤港澳三方地震救援专业力量首次开展跨境联合演练。演练中,三地消防部门混编行动、协同作战、资源共享,实现了人、车、装的深度融合。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演练达到了粤港澳三地消防部门同步响应、快速通关、联合会商、协同指挥、融合作战保障等预期目标,极大地提高了三地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促进了技术技能和战术战法的交流互鉴,为今后进一步健全三地消防部门协同作战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与者评价:专业装备令人印象深刻
香港救援队领队文家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专业装备、医疗保障和后勤保障、指挥中心等让我们大开眼界。”在泥石流埋压救援科目中,各救援队“分工细致,共同提升实战经验”。萨摩亚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灾害管理办公室灾害管理官员图鲁诺也表示,通过参与废墟顶撑与废墟救援,学习了很多先进设备的使用经验和科学救援方法。
深度分析:大湾区应急救援合作新阶段
此次演练不仅是对粤港澳三地消防救援力量的一次检验,更标志着大湾区应急救援合作进入新阶段。2024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粤港澳应急管理合作暨大湾区应急救援行动合作框架协议》,为三地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年11月,面向太平洋岛国的“一带一路”应急救援演练在广东江门举行,进一步扩大了大湾区应急救援合作的影响力。
未来展望:跨境救援机制持续完善
为满足大湾区内日益增长的跨境救援需求,粤港澳三地正不断优化跨境救援机制。2024年11月,特区政府、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以及澳门特区政府联手推出“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为有特定需要及临床状况合适的病人提供点对点直接运送服务,无需在口岸转换救护车,有效降低了转运风险。该计划推出一个多月后,首名病人已成功通过该机制从港大深圳医院转运至屯门医院。
此次“联城—2024”粤港澳大湾区地震救援联合演练的成功举行,不仅检验了跨境救援合作机制的有效性,更为未来深化大湾区消防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可以预见,粤港澳三地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为区域安全稳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