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城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公交迎来新机遇
20城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公交迎来新机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北京、上海、重庆等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这一重磅消息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将为自动驾驶公交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车路云一体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集成为一个整体,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节能、舒适和高效运行。目前,全国已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3.2万多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
然而,各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碎片化”现象,难以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和网联功能的规模化应用。此次试点项目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预期成果包括:
- 建成低时延高可靠的网联云控基础设施
- 促进多场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
- 探索形成“车路云一体化”投建运新型商业模式
- 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
在试点城市中,广州和深圳的表现尤为亮眼。广州率先搭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实时监管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深圳则是国内首个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的城市,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达763亿元,同比增长38.2%。
为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发展,工信部近期还发布了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涉及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这些标准的出台,将为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水平、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试点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带来深远影响:
推动技术创新:通过“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实现车辆、道路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
促进产业升级:探索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商业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提升出行体验:结合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需求,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等多场景规模化应用试点,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完善政策法规:通过试点实践,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提供依据,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随着试点项目的深入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将为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交通强国战略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