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大吉!拆房也要仪式感满满
开工大吉!拆房也要仪式感满满
“轰隆”一声,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栋栋旧楼应声而倒。在东莞南城街道彭眼社区,一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2024年5月29日,彭眼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拆迁的场景。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利民等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市有关单位负责人,街道有关部门、西平社区负责人及居民小组长都参加了这场启动仪式。
这场仪式标志着彭眼城中村改造工作进入全新阶段。彭眼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东莞大道与宏伟三路交会处,更新单元范围总面积约339亩。项目拟通过更新改造,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疏导交通,打造新基河滨水空间,融入CBD建筑群,促进形成与东莞CBD风貌相协调的形象界面。
然而,在这现代化的拆迁仪式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拆房、动土都有一套完整的仪式流程,以祈求平安顺利。这些仪式不仅仅是迷信,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慎终追远的孝道文化,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古代,动土仪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择吉日良辰:选择黄道吉日,以确保工程顺利。
- 祭拜土地神:焚香、献花、供果,向土地神祈福。
- 宣读祝文:由主事者宣读吉祥祝词,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工程的期待。
- 破土:由项目负责人用锄头象征性地挖第一铲土。
- 宴请宾客:设宴款待参与仪式的嘉宾和工作人员。
这些仪式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慎终追远的孝道文化,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正如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丰楙教授所言,这些仪式不仅仅是迷信,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一座庙建成,不是营建工程盖好就盖好,是以有沒有謝土建醮作為標準,古例不變。”
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这些传统仪式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答案令人惊喜。在现代化的拆迁仪式中,我们仍然能看到传统仪式的影子。以上海的原拆原建项目为例,尽管采用了最先进的施工技术,但在开工前,仍会举行简短而庄重的仪式,邀请社区居民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这种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现了现代城市更新的活力。正如一位参与上海静安区彭浦新村改造项目的居民所说:“虽然搬进了现代化的新房,但那份对老房子的感情,却永远留在心里。”
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仪式感与现代创新将继续和谐共存。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正如那句古老的祝词所说:“天地开张,伏维日吉时良。香烟上升直达天庭,虔心拜请神佛降临。”这份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将永远伴随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