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院士推荐:告别失眠的小妙招
陆林院士推荐:告别失眠的小妙招
“我国成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6成以上90后觉得自己睡眠时间不足,而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攀升。”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给出的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面对如此严峻的睡眠问题,陆林院士分享了几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调整生活习惯,建立规律作息
陆林院士强调,调整作息时间是改善睡眠的关键。他建议每天按时上床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例外。此外,白天进行适度锻炼也能帮助改善睡眠,但要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在饮食方面,陆林院士建议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咖啡因和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同时,他特别提到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建议每天至少在自然光线下活动30分钟,这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物钟。
优化睡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陆林院士指出,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对改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他建议将卧室温度保持在约18.3℃,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来降低光线和噪音的影响。此外,选择透气性好、支撑性强的床垫和枕头也非常重要。
掌握放松技巧,缓解身心压力
陆林院士推荐了几种有效的放松方法。首先是深呼吸与冥想,通过放松练习缓解压力,促进入睡。其次是热水浴,睡前洗澡可促进身体降温,有助于更快入睡。
他特别推荐了“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几次以放松身心。此外,他还介绍了“两分钟入睡法”:放松面部肌肉,包括舌头、下巴和眼周;依次放松肩膀、手臂、胸部及腿部肌肉;想象平静场景,如躺在小船上,感受轻松氛围。
养成良好习惯,远离不良影响
陆林院士强调,要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同时,他建议睡前1小时内远离手机、电脑等屏幕,选择阅读或听轻音乐等放松活动。
如果尝试以上方法后仍无法改善睡眠,陆林院士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以排查潜在健康问题并获得专业指导。通过这些简单实用的“小妙招”,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解决方案,享受高质量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