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有轨电车的终点,是广州的诗意归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有轨电车的终点,是广州的诗意归途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9A07WAF00?media_id=&suid=

从繁华的现代都市,走向那古朴清幽的黄埔古港,只需要一趟观光电车。

广州海珠有轨电车从广州塔出发,以黄埔古港为终点,这短短7.7公里的路程,被誉为广州“最美7.7公里”。比起前方热闹繁华的现代都市,黄埔古港静静地坐落在站尾,等待游人来,离人归。

坐上电车,仿佛开启一场时光旅行。沿途的景色由高楼大厦逐渐转变为古色古香的建筑,这种转变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

下了电车,慢慢往黄埔古港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村牌坊。这座写着“古港遗风”的牌坊,守护着这片土地;对联上的“四海云船临凤浦,五洲商旅汇神州”,一瞬间就把人们带回了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时期。那是黄埔古港传说的起点。

在最开始,黄埔古港只是一条村,三面环水,古老美丽。明初,广州对外港口迁至黄埔村一带。到了清朝,开放海禁,黄埔村外的码头被设立为挂号口,从此这里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这里停泊过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据记载,1685年到1757年,西方来中国贸易的商船中,前往黄埔港的就已占了89%。停靠外国商船多,出海贸易的中国商船也绝大部分经过黄埔港。1684年到1757年,从中国开往日本的商船中,基本都是从这里起航的。

这里,既是航程的终点,也是起点。

后来黄埔古港成为了对外唯一的通商口岸。那时,外国商船要进入广州,必须先到黄埔古港停泊,办理手续后,才能进入十三行进行交易。这里随之成为中外民间交流的舞台,讲洋味粤语甚至成了当地的时尚。英国人威廉·希克来黄埔古港时感叹道:“珠江上船舶运行忙碌的情景就像伦敦桥下的泰晤士河。不同的是,河面的帆船形式不一,还有大帆船。在外国人眼里,再没有比排列在珠江上长达几里的帆船更为壮观的景象了。”

如今走过码头的石板路,仿佛还能看到当时热闹喧哗的景象。

在辉煌的历史中,黄埔古港停泊过很多著名的商船。其中有从美国纽约启航的“中国皇后号”,带来了西洋参、棉花,运回了茶叶、丝织品、瓷器。从此揭开了中美直接贸易的序幕。

也有华友瑞典的“哥德堡号”,它是黄埔古港的老客户了。第三次满载返回瑞典时,撞上离港口仅800米水底礁石而沉没,但打捞出水的物品仍让船主获大量利润。直到2006年,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重访广州,黄埔古港为了迎接老朋友,专门建设了古港公园进行接待。

这是一次真正跨越时空的航行,新“哥德堡号”所承载的,是对200多年前中瑞文化经贸友好交往的怀念,也是对新时代中的双方文化交流的展望。隔了数百年的再重逢,是“哥德堡号”的再出发,也是黄埔古港的再出发。

黄埔古港在结束“一口通商”之后,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落寞。繁华散去,余下了一砖一瓦,还在回忆着曾经。但黄埔古港又岂会就这样沉寂?这里曾是商船的目的地,也是航程的起点,迎来又送去无数船只后,黄埔古港正以崭新的面貌,再次扬帆起航。

如今走进黄埔古港,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里还留存着当初的古建筑,古书院、古宗祠、古庙宇、古民居,每一砖一瓦都被很好地保护修复着,诉说着往昔。祠堂齐聚的祠堂街,弯曲街巷上的名人住宅,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也是传承文化与历史的宝贵空间。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云隐冯公祠,这是黄埔村冯氏一族为纪念先祖而建的祠堂,具有312年的历史。祠堂规模宏大,曾经有99扇门的说法,虽然现存只有37扇,但依然展现了它的宏伟。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那份沉静与庄严。

“古港遗风”牌坊隔壁,是粤海第一关纪念馆,这是2006年为迎接瑞典“ 哥德堡号”仿古商船重访广州而建筑的仿古建筑群。这里,每件展品、每幅图片都讲述着广州对外贸易的变迁,展现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现代科技的互动体验,让历史触手可及,艺术展览则为这文化殿堂增添了无限魅力。

古港的开放环境为黄埔村人植入了向海而生、闯荡天下的基因,一代代黄埔村人从这里出发,有的成为了十三行的巨商,有的成为了外交才能一流的外交官,还有的成为了修建铁路的建筑师......为了传承他们爱国爱家、为民奉献的精神,黄埔古港建立了人文历史博物馆。那些英才们的故事,被珍藏在博物馆内。

就连周边的果林、河流、小桥、船只,都得到很好的保护,黄埔古港从辉煌的外贸港口蜕变成如诗如画的文旅名片。住在这里的居民还开起了各种小商铺,咖啡店、书店、集市......生活在这里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可感。

它不再只是一个港口,更是一个集历史、文化、生活、绿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区。开放的古港遗风,依旧在这片土地“继续吹”。

这里是有轨电车的终点站。可坐车来到这里的我,却觉得这是生活的始发站。宁静的黄埔古港,总让我感受到剥离繁忙后,生活的质朴。

若是清晨来,便能看到渔民们开始一天的劳作,船只缓缓划过,留下水痕。若是午后来,阳光变得柔和,古港的石板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漫步,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夜幕降临,听着远处传来的船笛声,望着星空下的水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诗意。这里,远离了都市的喧嚣,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沉思。

不同时间来,感受到生活不同的温柔,心灵总能得到净化。这是黄埔古港再出发后的“能力”,它用它的历史、宁静、美丽,告诉我:生活,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曲歌。有轨电车载着我们来到温柔乡。在这里远离了喧嚣,让心灵得到栖息。过尽千帆,不管曾经多辉煌,或者再落寞,回到这个码头,这个心灵的港湾,我们再出发。

资料参考:
黄埔古港《来黄埔古港,感受海上贸易文化》
广州日报《罕见!广州曾经留洋人数最多的村,走出太多传奇人物……》
广州黄埔发布《黄埔千年古码头,海丝万里不扬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