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乙流齐发威!如何有效防护?
甲流乙流齐发威!如何有效防护?
随着冬季的到来,甲型流感(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再次活跃起来,导致多地出现流感疫情。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感染,专家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勤洗手并使用肥皂彻底清洁双手;在公共场所佩戴外科口罩减少飞沫传播风险;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以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此外,在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甲流乙流同时来袭,最新疫情形势如何?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近期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上海等地甲流就诊人数明显攀升,部分医院门急诊饱和。乙流也有零星病例,但甲流为主。
如何区分甲流乙流和普通感冒?
甲流和乙流的主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咳嗽(通常是干咳)、喉咙痛、肌肉酸痛(尤其是全身性的)、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头痛、乏力,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介绍,从症状看,甲流主要累及全身,最典型的症状是高热、全身肌肉酸痛。而普通感冒往往主要累及上呼吸道,主要以流鼻涕、打喷嚏、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普通感冒通常是低烧,且持续时间短。
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咳嗽、打喷嚏后。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饮食卫生: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对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手机等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擦拭。
避免接触传染源: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提升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7 - 8小时为宜。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增强体质。同时,可适当补充营养,如灵芝孢子粉,其含有的多糖成分能有效激活免疫细胞,增强身体对病毒的防御能力,在甲流高发时期,也不用过于担心被传染。
治疗建议
抓住48小时黄金治疗期:出现症状到用药的时间间隔越短,药物起效时间就越快。临床上常说,要“抓住48小时治疗黄金期”。
药物使用: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物就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能够快速起效阻止病毒复制,迅速缓解症状。在用药规则上,奥司他韦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玛巴洛沙韦用于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者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流感患者。在确保用药安全、有医生指导的前提下,流感抗病毒药物应在确诊后及早使用,原则上最好在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
对症治疗:除了抗病毒药物,还可以选择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全身酸痛等不适,加上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以尽快远离甲流的侵扰。
特殊人群关怀
儿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去年12月第2周开始,甲流阳性患儿数量明显攀升。门诊数据显示:去年12月第1、2、3、4周甲流阳性患儿分别为147例、313例、755例、1743例,今年1月第1周攀升到2233例。流感病毒会导致高热、浑身不适以及部分消化道不适症状,尤其会攻击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前来儿科医院就诊的既有幼儿园孩子,也有中小学生。
老人: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有基础病和肥胖人群等免疫力弱者,感染后重症风险高,且部分患者早期病情控制不好,可能引发重症肺炎,切莫掉以轻心。
孕妇:妊娠期女性应避免使用玛巴洛沙韦,因为其潜在风险尚未可知。哺乳期女性服用时应停止哺乳或避免服用。
最后,医学专家提醒,注射疫苗是预防甲流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每年9月、10月后会开启冬季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根据前一年的病毒流行株确定当年的疫苗成分,这在一定概率上能覆盖一般常见的流感病毒类型。流感病毒易感人群、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老年人应要重视接种流感疫苗。由于病人感染往往是由周边人感染所致,建议这些人群的家属也要尽早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