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人以血荐轩辕,中国指挥官谋略取胜!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人以血荐轩辕,中国指挥官谋略取胜!
1939年8月,侵华日军第11军调集10余万兵力,航空兵团约100架飞机及部分海军舰艇等强大兵力,企图集中打击以湖南为中心的第九战区中国军队主力,在政治上实施“以打诱降”的方针。配合推出汪伪政权,企图摧毁国民政府的抗日意志,长沙会战自此拉开序幕。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岳阳,打开了湖南的北大门,湖南顿时成了战争的最前线。湖南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是抗日持久战的粮仓及兵源工业资源共济之地,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的战略要地。
日本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对湖南的战略地位心知肚明,他在等待着最佳攻击时机。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以10个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波兰西部迅速撕破了波军80万人组成的防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等国的主要军事力量被牵制在欧洲对付纳粹德国,这为日本南下东南亚的“南下战略”提供了绝佳的实施机会。要实施南下战略,必须以占领中国为前提,才能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同圈”。为实现这一战略,冈村宁次开始实施湘赣作战,目标直指中国第九战区和长沙。
1938年9月1日,冈村宁次正式下达作战命令,决定采取分进合击、正面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将所属的三个师团、两个旅团约10万兵力分为湘北、赣北和鄂南三个集团,调动陆军航空兵团约100架飞机及海军一部,以湘北为主攻方向,赣北进行牵制配合主攻方向作战,在鄂南以一支奇兵,对中国军队侧翼突袭,与进攻湘北方向的日军在平江地区夹击,消灭中国军队第九战区主力,然后直取长沙。
中国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将军是冈村宁次的老对手,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冈村宁次派遣106师团深入万家岭,企图突袭中国军队。薛岳指挥第九战区部队以倒八字阵诱敌深入,合围打击,106师团几乎被全歼,万家岭大捷让冈村宁次颜面扫地。如今老冤家再度较量,谁能胜出?
1939年9月14日,赣州日军率先对高安发动进攻。这是冈村宁次湘赣作战计划的第一步,为紧随其后的湘北方面的进攻做准备。赣州日军的进攻遭到了罗卓英司令指挥的中国三个集团军的顽强抵抗。9月18日湘北战斗打响,以第6、第13师团为主的5万日军从岳阳进逼新墙河。湘北方面,关麟征的第15集团军在新墙河和汨罗江地区部署防线。
从 9 月 18 日开始,日军连续使用重炮和飞机反复轰炸新墙河守军阵地,在工事被炸平的情况下,中国守军死战不退,日军始终无法攻下中国守军阵地。 9 月 20 日,日军再度调集精锐部队猛攻雷公山、草鞋岭 ,第 195 师史恩华部 500 壮士组成的加强营拼死抵抗,激战至 22 日,日军在十几辆坦克的掩护下向阵地疯狂进攻,史恩华部官兵全体牺牲,雷公山被血水浸透成红色。
正当湘北中国守军与来犯日军展开殊死搏杀之际,9月21日,日军左翼第33师团从鄂南的通城倾巢而出,向南沿幕阜山杀来,企图从东边绕过国民党军队在新墙河、汨罗江的防线,伺机与湘北日军主力前后合击国军第15集团军。薛岳根据战场态势,敏锐地察觉到冈村宁次的作战意图,急调第八军前往增援防御鄂南方向的杨森第27集团军,对日军第33师团进行侧击。薛岳的快速反应,打破了冈村宁次企图围歼15集团军奸谋。
9月22日就在史恩华营全部壮烈殉国的时候,195师防守的草鞋岭阵地仍然响着枪声,这个阵地的一个排在与日军激战5天5夜后,只剩下一个叫做任连子的新兵还在一腔孤勇地继续与日军顽强周旋。旁边阵地上一位姓管的排长发觉正面枪声稀落,便前去查看,才发现原来只剩一名新兵还在抵抗,十分感动,热泪盈眶地说:“好小子,我陪你,咱跟鬼子拼了。”二人舍生忘死坚守阵地,击退了日军发起的多次进攻,至晚间才被赶来的援军强行拖下阵地,此战事在中日双方战史中都有记载。
一计不成,冈村宁次又生一计,他下令江北的第三师团抽出上村支队借夜色的掩护,乘坐机动舟艇沿着湘江上行,企图切断第15集团军的南退之路。千钧一发之际,薛岳预判到了对手的企图,紧急下达撤军令,使得冈村宁次对15集团军围而歼之的阴谋再次落空。
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的日军主力为何却在这场战役中寸步难行?此次会战前,日军并未详细了解湘赣一带的地理环境。薛岳提前动员民众破坏交通主干道,又挖田引水成湖,使日军机械化部队寸步难行,战车进了泥塘就动弹不得,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日军13师团同样苦不堪言,他们一过新墙河就不断遭到国军袭击,好不容易蹭到长乐街,已经是疲惫不堪。从右翼营田登陆的第3师团,一上岸就被中国军队第70军以游击战的方式缠打,被拖在三界桥进退两难。
进军顺利的是日军第6师团。从新墙河战至汨罗江,9月25日抵达捞刀河北岸。然而此时中国军队第15集团军52军主力已向汨罗江南岸转移,二十六日,日军猛攻汨罗江南岸中国守军阵地,此时薛岳正在调集6个师以上的兵力布防长沙,张网等待着日军。
冈村宁次不断接到战报,他对战场形势的变化大惑不解,尤其是日军第六师团突破中国军队第二道防线后的顺利进展使他产生的疑问,冈村宁次乘坐飞机视察战场时猛然发现中国军队正从不同方向集结而来,这让他大惊。岗村是久经战阵的指挥官,反应敏捷程度不亚他的宿敌薛岳,他发现中国军队已经摆开了围歼日军的架势,当即下令全线撤退,中国军队为日军布下的陷阱宣告失败。
冈村宁次撤军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以至于薛岳在接到日军撤退的报告后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还等着在长沙郊区以逸待劳地痛击日军。直到10月5日我方击落敌机一架,找到一份日军总撤退的命令后,薛月才下令各部队追击歼敌,至10月14日赣北鄂南湘北各战场均恢复到战前态势,第一次长沙会战就此结束。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凝聚成强大无比的战斗力,在这次会战当中给予10多万日军以沉重打击。据统计,中国军队以4万将士的代价换取了日军3万多人损失,单纯从战损数量看,日军略占优势。但从从战略角度看,瓦解了日军的战略企图;从战斗意志看,中国军人慷慨赴死,以低劣的装备同日军血拼胜出一筹,“武士道精神”在中国军魂面前并无优势。
从谋略看,冈村宁次和薛岳的智谋对决还未进入高潮,就戛然而止。表面看双方主帅都能及时识破对方的计谋,打破了对方布下的陷阱,似乎不分高下,但中方主帅是通过战场态势感知,分析推理得到正确结论;而日方却是使用飞机侦察的现代化手段,从空中侦察到中国部队运动集结的情况,从而判断出中国军队的真实意图,中方主帅薛岳将军的智略明显碾压对手。若是双方军队武器装备相当,冈村宁次的部队恐怕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将会面临凶多吉少的局面!
当然,历史无法假设,民富国强才是震慑敌人的最强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