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强势下,人民币汇率展现韧性
美元强势下,人民币汇率展现韧性
自2024年底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强,2025年开年更是突破109关口,创下2022年11月以来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数非美货币出现不同程度贬值,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仅从7.10左右贬值至7.25附近,贬值幅度明显小于其他主要货币。
美元指数为何走强?
2024年,美元指数全年上涨7%,录得2015年以来最佳年度表现。这一轮美元走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美联储货币政策:虽然美联储已进入降息周期,但降息节奏可能慢于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在确信通胀持续向2%目标迈进之前,不会考虑降息。
特朗普政府政策:市场普遍预期特朗普上台后将实施高关税、高通胀、高利率政策,这将进一步支撑美元走势。高盛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对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支撑美元。
全球经济分化:美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而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导致资金持续流入美国,推动美元走强。
人民币汇率展现韧性
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贬值幅度有限:2025年开年,尽管美元指数突破109,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一度跌破7.3关口,随后迅速企稳回升。
波动率较低:与日元、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波动率显著较低。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指出,无论是与发达经济体货币还是新兴市场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波动均显著低于一篮子指数的主要币种。
避险属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面对美元指数升值时表现出较低的贬值幅度,在高波动率市场状态下波动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货币,这表明人民币正在逐步具备“避险”属性。
中国经济基本面提供支撑
人民币汇率展现韧性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有力支撑:
宏观政策加码:2025年,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更大力度的财政刺激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内需持续扩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位,重点发力提振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预计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有望回升至5.0%左右。
外贸结构优化:尽管面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渠道持续拓展多元化市场,国际收支有望保持稳定。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望202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将面临以下主要影响因素:
美元指数走势:高盛等机构预测美元将维持强势,但也有观点认为美元可能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这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直接影响。
特朗普政府政策: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人民币汇率构成压力。但也有分析认为,其“弱美元”倾向可能限制美元涨幅。
中国经济表现: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将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关键支撑。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超过5%,为人民币汇率提供坚实基础。
政策调控:中国拥有丰富的汇率管理工具,央行已通过上调中间价等方式释放稳汇率信号,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尽管面临美元强势的压力,但人民币汇率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这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助力下的修复向好趋势,也体现了市场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恢复可持续性的信心。随着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贸易继续增长,国际收支有望保持稳定,经济增长潜力依然会持续释放,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提供坚实基础和根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