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警惕贝类引发的诺如病毒风险
冬季警惕贝类引发的诺如病毒风险
近期,美国多地诺如病毒病例激增,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疫情爆发数量从11月最后一周的69起飙升至12月第一周的91起。这种被称为“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不仅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更值得注意的是,它还频繁通过贝类等食物传播。
为什么贝类容易携带诺如病毒?
贝类,尤其是牡蛎等双壳贝类,是诺如病毒的重要载体。这与它们的生长习性密切相关。贝类通过过滤周围水体来获取食物,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病毒颗粒也会被贝类吸收并富集在体内。由于诺如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使水中含有微量病毒,贝类也能将其浓缩到足以致病的水平。
如何安全食用贝类?
面对诺如病毒的威胁,安全食用贝类的关键在于彻底烹饪。生食或半生食贝类是感染诺如病毒的主要风险来源。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食用贝类时遵循以下原则:
彻底煮熟:确保贝类食品内部温度达到85℃以上,并持续30秒。这样可以有效杀灭诺如病毒。
选择可靠来源:购买贝类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并确认贝类来自安全的水域。
注意个人卫生:处理贝类前后要彻底洗手,使用专用的砧板和刀具,避免交叉污染。
全面预防措施
除了在食用贝类时保持警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保持手部卫生: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需要注意的是,含酒精的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效果有限。
注意饮食安全:饮用煮沸的水或合格的瓶装水,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尤其是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
做好环境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高频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使用含氯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诺如病毒。
加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在症状消失后72小时内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特别是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特别提醒:高危人群需谨慎
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来说,诺如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这些人群在食用贝类时应格外谨慎,尽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选择彻底煮熟的食物更为安全。
随着冬季的到来,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通过了解病毒传播途径和掌握科学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