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提凯美瑞?合资车企降价背后的大棋局
12万提凯美瑞?合资车企降价背后的大棋局
近日,丰田凯美瑞大幅降价至12万元的消息引发热议。这款曾经的中型轿车标杆,如今却要通过价格战来维持市场份额,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生存困境。
合资车企的寒冬
数据显示,2024年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跌至34.8%,首次跌破1000万辆大关。而就在4年前的2020年,这一数字还是61.6%。短短4年时间,市场份额几乎腰斩,合资车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
这一轮下滑几乎席卷了所有合资品牌。德系品牌占比降至14.6%,日系降至11.2%,美系降至6.4%,韩系更是低至1.6%。曾经的市场霸主们,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能源革命的冲击
合资车企市场份额的下滑,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密切相关。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2024年1-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389万辆,同比增长32.5%。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渗透率将突破50%,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将达60%。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品牌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凭借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而合资车企在这一领域布局相对滞后,产品力不足,导致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价格战背后的无奈
面对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合资车企不得不通过降价来维持生存。以凯美瑞为例,2024款2.0E精英版裸车价最低降至12.58万元,首付3.9万元,月供约2700元的分期方案更是进一步降低了购车门槛。
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业界的担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指出,2024年从产销量上看,我国汽车产业迎来了新高度。但从产业秩序上看,出现了一些非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产业亟待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合资车企的反击
面对新能源革命的冲击,合资车企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大众、丰田、日产等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试图收复失地。同时,它们也在加大智能化技术的研发投入,试图在这一领域赶上中国品牌。
然而,业内专家对此并不乐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中国品牌全面崛起,合资车企可能逐步退出中国市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预测,未来3-5年,合资车企份额将从40%降至10%。
未来车市格局展望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业内预计全年汽车销量将超3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然而,对于合资车企来说,形势依然严峻。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指出,2025年在政策端继续发力、特别是以旧换新等强力政策的加持下,预计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上有望实现3%左右的增长。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市场渗透率将突破50%,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将达60%。
对于合资车企来说,2025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它们能否通过产品革新和智能化转型重新赢得市场,将决定其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命运。而对消费者来说,这场变革带来的将是更多元的选择和更优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