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典交响曲的标准范式及其发展历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典交响曲的标准范式及其发展历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xtqzf.com/983.html

交响曲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其标准范式主要形成于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特别是海顿和莫扎特的后期作品中。这种范式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都有其特定的速度、调性和结构特点。

第一乐章:

  • 速度:引子通常用柔板(Adagio),但并非绝对必需。乐章主体则使用快板(Allegro)或更快的速度。
  • 调性:主调
  • 结构:采用奏鸣曲形式,结构复杂,情绪严肃,奠定整部作品的基调,可以是悲剧性、英雄性、明朗、阴暗、理智或情感性的。

第二乐章:

  • 速度:行板(Andante)、柔板(Adagio)、广板(Largo)或比中庸速度(Moderato)稍慢
  • 调性:近关系调,如关系小调、下属调或属调
  • 结构:采用简单二部或简单三部歌谣曲式,有时使用主题与变奏或奏鸣曲形式(无发展部)。结构相对简单,以抒情为主,情调亲切。

第三乐章:

  • 速度:小快板(Allegretto)或更快,如活跃(vivace)等
  • 调性:主调,但乐章中段会使用平行小调、平行大调或其他关系调
  • 结构:采用小步舞曲——中段——小步舞曲(ABA)曲式,小步舞曲和中段各为二部曲形式并各自反复一次。从贝多芬开始,这个乐章常被改为诙谐曲。节奏活跃欢快,具有明显的舞蹈特点。

第四乐章:

  • 速度:快板(Allegro)或急板(Presto),通常比第一乐章更快
  • 调性:主调
  • 结构:古典乐派作品常用回旋曲形式,有时也用主题与变奏。浪漫乐派作曲家则更倾向于使用奏鸣曲形式或回旋奏鸣曲形式。情绪高涨,常表现民间节日的欢乐场面或胜利颂歌。

这种标准范式主要适用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交响曲,特别是海顿和莫扎特的后期作品。贝多芬对交响曲体裁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九部交响曲是交响曲史上的宏伟纪念碑。在贝多芬之后,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舒伯特、门德尔松和舒曼等,都以这种范式为基础进行创作。然而,到了19世纪中叶,新一代作曲家开始逐渐偏离这种古典范式,追求更个性化和戏剧性的表达。

20世纪初,作曲家们更加注重发展个人风格,使交响曲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艾尔加、马勒、尼尔逊、西贝柳斯和普罗科菲耶夫等。整个20世纪上半叶,交响曲仍然是重要的音乐体裁,美国和苏联的作曲家如艾夫斯、哈利斯、科普兰、巴伯、肖斯塔科维奇和哈恰图良等,都创作了重要的交响曲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