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潮谈三明医改:医务人员涨薪背后的财政支持
雷海潮谈三明医改:医务人员涨薪背后的财政支持
近日,一则关于医生涨薪的消息在医学平台引发热议。据网友爆料,机关事业单位的医务人员将获得工资普调,涨幅约为5%,平均每人每月增加500元。这一消息得到了某医院副主任医师的证实,并引发各地网友热议。
这一涨薪政策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医务人员的重视,也引发了对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党建》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健全卫生健康投入机制来解决公立医院债务问题,并推动落实政府对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
雷海潮指出,部分医疗机构目前仍处于负债状态,一些价格调整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变化,且相当比例的医务人员尚未纳入编制管理。为解决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是对传染病医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等的运行经费给予补助;二是要稳妥化解长期债务问题,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垫付设备设施购置和核酸检测等费用,减轻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压力。
在医院编制方面,要推动编制存量消化和动态增加,使有资质、有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得到编制保障;在医疗服务价格方面,要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及时反映成本和技术变化,及时把临床中验证成熟的新技术纳入医保,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小步快走;在医务人员薪酬方面,要落实“两个允许”,动态缩小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科室岗位间的收入差距,动态缩小奖励绩效工资所占比重,更好地体现公益性,促进均衡协调发展。
三明医改作为全国医改的标杆,其经验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福建省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时,一方面将三明的成熟经验提炼为“规定动作”,下好全省医改“一盘棋”,另一方面,鼓励支持其他地方谋划“自选动作”,打好市县医改“特色牌”。
在保障医务人员待遇方面,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泉州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分别给予每人每月补助2000元、1000元,对乙类、丙类乡镇卫生院全日制大专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每人每月补助500元。同时,泉州还探索实行“规模控制、按实核编”管理方式,根据实际开放床位数、医院等级等因素,动态核定人员控制总量。
广东省近期发布的医改重点任务中,也特别强调了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要求指导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平稳实施,合理核定本地区公立医院薪酬总量。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资政策,健全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利益共享和激励分配等机制,将医院间薪酬水平以及内部分配差距调控在合理范围,保障低年资医务人员薪酬待遇。
常德市的“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调整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按政策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行经费,对医疗机构承担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所需经费按规定予以保障。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责任,并向中医医院、传染病等专科医院予以倾斜。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不仅有效缓解了医务人员的经济压力,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持续深化医改,我国正在逐步构建更加公平、可及、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