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子树高产秘诀大揭秘!
海南椰子树高产秘诀大揭秘!
海南作为中国主要的椰子产区,拥有丰富的椰子树种植经验。通过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海南农民成功提高了椰子树的产量。本文将详细介绍海南椰子树的高产种植技术,包括地块选择、种子处理、种植管理、施肥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种植户提供实用的种植指南。
种植前准备
地块选择
椰子树喜欢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最好选择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种植。同时,椰子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为佳。
种子选择与处理
选择健康、饱满的椰子种子,并确保其来源合法。将选好的种子浸泡在水中,约2-3天,使其充分吸水。之后,将种子埋入湿润的沙土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大约1-2个月后,种子就会发芽。
种植关键技术
适时栽植
椰子树一般在雨季栽植,按株行距6米×9米或7米×8米,每公顷种植165~180株。种植穴为60厘米×70厘米×80厘米,穴内施入有机肥20~40千克,也可在穴内燃烧树叶,烧焦穴边,并填沙防蚂蚁。
护苗培土
椰子树栽后要加强管理,植后初期要适当遮荫,并要灌水保湿,缺株要及时补植。椰子树1年耕作2次,即在11~12月结合施肥耕作1次,在8~9月再中耕1次。随着植株长大,树干茎部长出大量的气生根,进行培土,加固树体。
合理施肥
椰子树需施全肥,以钾肥最多,其次为氮、磷和氯肥,但必须注意平衡施肥。椰树缺钾时,茎干细,叶短小,树冠中部叶片首先萎蔫,上部叶片向下簇伸,低部叶片干枯、下垂悬挂于树干。缺氮时,幼叶失绿、少光泽,老叶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结果量减少,椰肉干产量降低。缺磷会引起根系发展不良和果腐。缺氯会影响椰果大小、椰肉干产量以及氮的吸收和植株对水分的利用。因此,施肥时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施一些食盐。每年可在4~5月及11~12月施肥,在距离树基部1.5~2米处开施肥沟,效果较好。若用撒施法,应全面除草松土后再施肥。
病虫害防治
泻血病
椰子泻血病是椰子产区常见的病害,发生时茎干出现裂缝,渗出暗褐色粘液,干后呈黑色,裂缝组织腐烂,防治方法有凿除病部组织,涂上10%波尔多液或煤焦油。
红棕象
红棕象幼虫钻柱树干,可使椰子树枯死,防治时在伤口处用柏油或泥浆涂封,严重时砍伐烧毁,以免传播。
椰园蚧
椰园蚧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及果面上吸汗,防治时喷亚铵硫磷、马拉松、二溴磷等农药,另外可保护天敌进行防治。
椰子犀
椰子犀主要以二疣犀危害最严重,叶展开后呈扇状,或波状缺刻,咬食生长点,使植株枯死,防治为每年3月以前清除椰园内外的有机物,堆肥、粪堆等繁殖场所,用牛粪或腐烂的椰树干引诱成虫产卵集中捕杀,还可利用天敌如土蜂、绿僵菌等防治犀幼虫。
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细的管理,海南椰子树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技术不仅适用于海南地区,也为其他椰子种植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掌握这些关键技术,实现椰子树的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