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行动:技术如何守护未成年直播环境?
清朗行动:技术如何守护未成年直播环境?
2024年7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期两个月,重点整治短视频、直播平台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此次行动剑指六大领域: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不良内容,社交平台的诱导信息,电商平台的违规营销,应用商店的非法软件,儿童智能设备的有害应用,以及未成年人模式的漏洞。这一行动彰显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当前网络空间治理的紧迫性。
技术赋能:打造安全直播环境
在直播领域,未成年人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直播平台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用户;另一方面,一些不良内容和诱导行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大平台纷纷采取技术手段加强监管。
以阿里云的实人认证服务为例,该服务通过活体检测、生物识别等技术,有效识别屏幕翻拍、打印面具、摄像头劫持注入攻击等人脸伪造风险。其99.95%的可靠性,为直播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确保了实名制的有效落实,还为平台构建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问题犹存:违规行为花样翻新
尽管技术手段不断升级,但一些不法分子仍在寻找漏洞。例如,有平台账号恶意改编经典动画,发布“暴力海绵宝宝”“惊悚米奇”等内容,甚至模拟校园欺凌情节,美化自杀自残行为。这些内容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必须坚决打击。
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商家和主播仍在想方设法绕开监管。例如,部分直播间通过售卖动漫、游戏卡牌盲盒,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更有甚者,利用AI绘图技术,恶意将未成年人图片转换成不良形象,传播低俗内容。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更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多方合力:共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面对这些挑战,各方正在积极行动。网信部门持续加大治理力度,对违规平台和账号进行处罚。例如,对发布违规内容的账号采取清理粉丝、取消营利权限、关闭等措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儿童智能设备企业进行约谈,并予以行政处罚。
各大平台也在不断完善自身机制。例如,优化未成年人消费风险提示功能,强化对盲盒类产品的年龄确认,主动开展商家合规指导。同时,平台还在积极升级青少年模式,加强互动环节管理,严防不良信息传播。
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严格的监管措施,我们有信心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这不仅是对未成年人负责,更是对国家未来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