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玉蕊:傍晚绽放的“月下美人”
红花玉蕊:傍晚绽放的“月下美人”
在仲夏的傍晚,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市的公园里,一种名为红花玉蕊的美丽花朵悄然绽放。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开花习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以其美丽的花姿和特殊的生态价值,成为了城市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红花玉蕊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红花玉蕊(Barringtonia reticulata),又名玉蕊、水茄苳,是玉蕊科玉蕊属的常绿小乔木。它株形美观,树皮呈灰褐色至深褐色,叶柄深褐色,叶常簇生枝顶。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花序,下垂的花序上,花蕾从上往下依次绽放,常多朵花同时开放。单朵花暮开朝落,花期短暂;整棵树花期约两至三周。通常下午4-5时开花,至翌日凌晨5-6时花落。开花时散发特殊气味,犹如神秘的月下美人。
红花玉蕊的观赏价值
红花玉蕊的观赏价值极高。其花序下垂,花色深红,极具园林观赏价值,是优良的观赏花木。在华南地区,花期多为6-8月,通常下午4-5时开花,至翌日凌晨5-6时花落。开花时散发特殊气味,犹如神秘的月下美人。远观下垂的花序,好似在枝头珠帘摇曳的红松石串,近看则似迎夜空乍放的喜庆十足的红鞭炮。它的花语为珍惜,寓意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人事物,珍惜眼前看到一切。
红花玉蕊的生态价值
红花玉蕊具有抗烟尘和抗有毒气体的环保作用。树皮纤维可做绳索,木材供建筑,根和果可入药。作为半红树植物,在促进红树林滨海湿地生态平衡功能向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延伸和维护生态多样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原产东南亚海滨,从阿富汗以东到菲律宾至澳大利亚北部均有分布。中国成功引种栽培,通常生长在淡水的江河或湖泊旁,形成特殊的河岸林相,素有“淡水的红树林”美称。具有极强的耐水淹和一定的耐盐能力。
红花玉蕊的文化价值
红花玉蕊被誉为“月下红美人”,也有人称之为“仲夏夜之花”。它的花期短暂而绚烂,象征着生命的宝贵瞬间。在文学和艺术中,红花玉蕊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观赏地点与时间
在广州,红花玉蕊在多个地点都有种植。其中,人民公园东门旁、华南植物园西门、大家美术馆门前(菜王椰路)、热带雨林温室、科普中心楼侧等地都是观赏红花玉蕊的好去处。最佳观赏时间是傍晚6-7点,此时花朵已经完全绽放,可以欣赏到其最美的姿态。而清晨则可以看到落满一地的红花,别有一番风味。
红花玉蕊,这种在傍晚绽放的美丽花朵,以其独特的开花习性和美丽的花姿,成为了城市园林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以其短暂而绚烂的生命,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