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白笔下的杨贵妃:《清平调》中的绝世之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白笔下的杨贵妃:《清平调》中的绝世之美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0009744_121911505
2.
https://www.sohu.com/a/761918710_121246117
3.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556ab6601030h3n.htm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8%85%E5%B9%B3%E4%B9%90%C2%B7%E5%A4%8F%E6%97%A5%E6%B8%B8%E6%B9%96/7945779
5.
https://www.sohu.com/a/855478520_122006510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7%99%BD/1043
7.
https://m.qidian.com/ask/qnjycforhnj
8.
https://www.shikun.net/show.asp?id=404
9.
https://www.intowz.com/html/14846/11.html
10.
https://td.fyun.cc/detail/54404a72db32cc7ac17e5517d248563dbd41e9d4.html
11.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69635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99%BD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贵妃的绝世美貌,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01

创作背景:盛世宫廷的诗画盛宴

天宝年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观赏牡丹花。玄宗一时兴起,命人召来当时名满天下的诗人李白,令其创作新词。李白欣然领命,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写下三首《清平调》,将杨贵妃的美貌与牡丹花的艳丽融为一体,成就了这段诗画盛宴的佳话。

02

绝世之美:三首诗中的杨贵妃

第一首诗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开篇,将杨贵妃的衣裳比作飘逸的云彩,将她的容颜比作娇艳的花朵。春风轻拂,花儿含露绽放,更显娇嫩欲滴。这样的美景,仿佛只有在群玉山头或瑶台月下才能得见,暗示杨贵妃的美貌超凡脱俗,宛如仙子下凡。

第二首诗则以“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描绘杨贵妃的香气袭人。这里的“云雨巫山”暗指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暗示杨贵妃的美足以令神女自愧不如。接着,诗人又以汉成帝时期的赵飞燕作对比,突出杨贵妃的美貌远胜于这位以美貌著称的古代美人。

第三首诗将视角转向君王的宠爱。“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直接点明了牡丹花与杨贵妃的绝配,以及玄宗对她的宠爱。最后一句“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更是意味深长,暗示杨贵妃的美足以化解一切忧愁,让春风都为之陶醉。

03

文化内涵:盛世繁华的缩影

《清平调》不仅是对杨贵妃美貌的赞美,更折射出唐代盛世的繁荣景象。诗中融合了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宫廷文化,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博学多才和艺术修养。同时,这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开放包容、文化繁荣的时代特征。

04

艺术价值与后世影响

《清平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明代文学家杨慎评价李白的乐府诗“虽若己出,而词旨婉切,特为近古”,清代学者沈德潜更是盛赞其“风流旖旎,绝世丰神”。这些评价不仅体现了《清平调》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清平调》不仅展现了李白超凡的才华和深情的笔触,更让我们得以一窥盛唐时期宫廷文化的繁华。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场发生在沉香亭畔的诗画盛宴,感受杨贵妃的绝世之美与唐玄宗的深情厚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